黃 蘋
(長春工業大學 人文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130122)
應用寫作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然而目前在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學生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寫就錯。這一現象的出現,除了由于學生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應用寫作的重要性外,還由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寫作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忽視了對學生實際寫作技能的訓練,造成理論與實際相脫離,影響了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提高。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改變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應用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與寫作實踐相結合,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因此,應用寫作的教學應該構建一種“精講-共練-實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提高應用寫作能力,解決不知道“怎么寫”與“寫什么”的問題。
在“精講-共練-實踐”中,精講是指教師對寫作基礎知識的講解;共練是指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寫作練習中,與學生一起寫;實寫是指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積極進行寫作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寫作能力。在這三個環節中,應以教師精講為輔,以“共練”和“實寫”為主,三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重應為3:4:3,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真正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教師講授基礎知識,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要求,幫助學生解決“怎么寫”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中,每次課教師都會認真講解每個文種的定義、特點、作用、結構、寫作要求等。由于很多文種在這些方面都有相同之處,因此學生聽多了,就會感覺內容重復,枯燥乏味,自然沒有興趣。所以,在應用寫作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減少基礎知識講授的比重,將其控制在整個教學過程的30%左右即可。精講的過程是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聽為輔。
由于比重減少了,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挑選所講的內容,把重要的、關鍵的內容講給學生聽,真正做到精講。具體來說,精講的內容,應包括每個文種的主要寫作內容、相似文種的使用區別、寫作中容易出現的錯誤等方面。例如講計劃這個文種,要講清楚在寫作內容中必須要包括目標、措施和步驟這三個部分,以及每個部分的具體寫法。接著要講清楚計劃、策劃、方案、安排等幾個文種的主要區別、適用情況,尤其是學生經常出現文種錯用的“計劃書”和“策劃書”的區別。最后要提醒學生在計劃寫作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這主要是對以往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很多共性問題的總結,比如計劃的標題缺少內容,主體部分缺少目標或目標不清晰等。由于這些問題帶有普遍性,在寫作之前提醒學生注意,可以降低出現類似錯誤的數量。
通過這樣的精講,既減少了教師講授基礎知識的時間,避免了學生聽課的疲勞,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在聽課的過程中找到了重點。
寫作練習是鞏固寫作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師精講之后,就要讓學生進行課堂寫作練習,以此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在寫作練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無從下筆”、“無話可寫”。此時就需要教師從旁協助,幫助學生邁出寫作的第一步,這就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完成寫作練習,這部分的比重應該占整個教學過程的40%左右。在此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在以往的寫作練習中,基本上是由教師命題,提出要求,然后讓學生去寫。教師只是學生寫作的旁觀者,無法真實地體會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也就無法及時地為學生答疑解惑。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去體驗整個寫作的過程。所以,在寫作練習時,教師應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按照寫作練習的要求與學生一同進行寫作,寫作完成之后,再與學生一起交流寫作體會。這樣既可以真實地感受學生寫作的過程,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把教師的寫作經驗傳授給學生。
例如在練習寫求職信時,教師可與學生一起針對某一招聘啟事的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寫作。寫作完成之后,先請幾名學生朗讀自己寫的求職信,并簡單敘述自己的寫作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之后由教師朗讀自己的求職信,并且同樣介紹自己的寫作過程。在這樣的比較中,學生會發現自己寫的求職信缺少具體內容,也沒有明確的針對性,千篇一律,這樣的求職信不用用人單位挑選,學生自己就做出了否定。對于寫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文章應如何過渡,語言運用如何做到準確等,在交流中教師可以及時地幫助學生找到答案。教師和學生一同經歷了寫作過程,學生就會更加信任教師傳授的經驗。當然,教師寫出的文章,也并非十全十美,可以請學生指出問題,或是在交流的過程中自己指出問題,讓學生引以為鑒,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針對學生在寫作中“無法下筆”、“無話可寫”的情況,在進行練習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寫作開始前,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寫作的主題,提醒他們可以選用的材料,幫助他們理清寫作的思路。在學生開始寫作時,教師可以按照文章的結構順序引導學生逐段寫作。
例如在練習寫總結時,教師先與學生一起分析總結可以怎么寫,然后從標題開始,結合寫作知識讓學生知道每一部分的正確寫法。如總結的標題可以寫成公文式,也可以寫成一般文章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寫作情況選擇一種寫法,先完成標題的寫作。接下來是前言部分,在這部分要把“為什么寫”這個問題講清楚,具體寫的時候可以交待一下寫作的背景、緣由、目的等內容,常用的過渡句是“現做如下總結”等,這樣學生在寫的時候就知道具體要寫什么,怎么來寫了。寫完前言之后,用同樣的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后面幾個段落的寫作。由于每一段在寫的時候,都有具體的內容,并且有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學生在寫的時候自然就知道該如何下筆了。通過這樣的練習,大多數學生寫出的應用文都是符合要求的。
但是進行這樣的練習,由于學生寫作能力不同,教師在進度的把握上要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的學生,太快太慢都不行。雖然進行這樣的練習往往花費的時間較多,但是效果也是較好的。通過這樣的引導式練習,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寫作時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掌握寫作的方法。
在應用文的寫作中,只有讓學生知道了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才能按照好文章的標準去寫作,因此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對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文章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由于學生平時對應用文的接觸不多,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具體評價的標準,有了標準自然就知道好壞,也就知道該如何提高了。所以,對于文章評價標準的制定,是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的關鍵。為了讓學生清楚評價的標準,學會對文章的鑒賞,教師最好與學生一同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
例如在制定標準時,首先從文章的主題、選材、結構、語言表達和文種格式五個方面進行評分。具體標準可定為:主題10分,選材10分,結構30分,語言40分,文種格式10分。之后在各項內容中再進行細分,比如主題這一項:正確、鮮明、集中、新穎為10分;正確、鮮明、集中為8分;正確、鮮明為6分;主題不明確為4分;主題錯誤為0分。最后可根據最終制定的標準繪制成表格,每個人都有一份,這樣學生在寫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根據標準進行評價了。
在教學中要想真正實現學生自評和互評的目的,在前幾次評分時,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評分,針對每一項評分要求做好講解,列舉出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處理方法。幾次練習之后,學生基本可以按照評分表的標準進行評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具體的要求后,學生在寫作中會自覺地按照高分的要求去寫作,大幅度提高寫作的質量。
教師參與寫作練習,一方面可以極大鼓舞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躍躍欲試,愿與教師一較高低;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真正學會寫作,知道應該“怎么寫”。
應用寫作是以實際運用為目的的,只有在實際生活需要時寫出符合要求的應用文,才真正達到了應用文教學的目的,因此切實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關鍵環節,就是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寫,讓學生在真正的寫作實踐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學生實寫應占整個學習比重的30%左右,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學生獨立寫作,教師只是提供參考意見。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為了學習寫作而寫作,違背應用寫作實用性的特點,很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把應用文的寫作放到學生生活、學習的真實背景中,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應用寫作的重要性和寫好應用文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寫。這也是很多進行了應用寫作實踐的學生獲得的真實感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從校園內外尋找并創造寫作機會,縮小應用寫作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為應用寫作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拿著自己寫的活動計劃、競聘演講稿、表揚稿等,請教師修改。由于這些習作都是學生針對自己需要處理的某一事件、某一問題而主動完成的,其效果明顯好于教師命題的被動寫作。因此,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關注他們的課外生活,從真實的校園生活中讓學生進行寫作實踐。例如在運動會召開前,讓學生寫一段開幕詞,在新生入學前寫新生入學接待計劃,針對學生吸煙情況給相關部分寫禁煙的建議書等。
當然,應用寫作的實踐不僅僅在校園內,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已經開始從事一些校外兼職,這也是進行應用寫作的機會。例如有的學生寫過商品說明書、產品推廣計劃書、家電銷售調查報告等。由于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學生寫起來有話可說,從而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
學生在生活中的寫作實踐,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徑,因此教師除了盡可能地創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寫作外,還應該把這些習作,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在教學中,對這些習作給予適當的加分,或是幫助他們發表,都能極大鼓舞學生進行寫作實踐的熱情。
綜上所述,應用寫作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為目的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寫作實踐教學為主,以理論講解為輔,做到“精講-共練-實寫”相結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1]葉玉梅,李華.以實踐為核心的應用寫作課程體系的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07,(9):41-43.
[2]劉海濤.“新寫作”的課程建設與教改實驗[A].周榮.信息化時代應用文寫作理論和教學的改革與創新[C].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91-195.
[3]孔雪艷.開放式教學在高職應用寫作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09,(1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