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杰
【摘 要】管理創新是現代企業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對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運行多年的煤炭企業來說,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積極的進行管理創新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實際上,煤炭企業管理創新的實施需要文化的鋪墊和輔助,只有在文化管理的視角下實施管理創新,才能最帶限度的激發煤炭企業的活力,提高其經濟效益。本文以此為視角,對新經濟形勢下煤炭企業的管理創新與文化建構問題進行了研究,內容涉及煤炭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必要性,管理創新的組織模式以及依托文化建設進行煤炭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煤炭企業;管理創新;文化建構;經濟形勢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新的經濟形式不斷顯現,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都需要為此作出適當的調整,以此來適應現代生產技術的發展和市場態勢的轉變。而對于煤炭企業而言,需要在分析、明確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礎之上,將國外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和我國煤炭企業的生產實際結合在一起,通過探索和實踐符合我國國情的煤炭企業新的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尤其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新的競爭模式再一次出現,而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煤炭企業又新增了生存和發展的壓力。為此,急需進行管理創新扭轉局面。管理創新是現代企業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對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運行多年的煤炭企業來說,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積極的進行管理創新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新形勢下煤炭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深化企業改革和參與競爭的需要。目前,許多煤炭企業面臨著這些難題:工作人員素質差,技術水平相對低,生產成本耗費高等。這些困難使得煤炭企業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整體經濟效益難以得到提高。所以,煤炭企業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參與市場活動,走集約經營的道路,促進規模經濟的成型。(2)改變管理知識和觀念落后的需要。就煤炭企業而言,知識有內部知識與外部知識兩種形態,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個人與企業實現共同發展是煤炭企業管理的新理念。當前,煤炭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研究與開發知識密集型的產品,積累與應用知識,更好的發揮人的作用。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在投資方面,由過去主要投資于廠房、設備、生產線等有形資產,向大量投資于人才培訓、激勵創新方面轉變,生產與分配要向知識產品和服務傾斜。可實際情況是,我國煤炭企業所做的并不夠,對人才培養和知識利用的觀念相對滯后。(3)提升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資源素質的需要。現代信息技術與手段,是煤炭企業建立遞增收益網絡的基礎。因此,需要通過設立知識倉庫、建立專家系統、建立決策支持系統和建立知識聯盟,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現有的與潛在的知識資源,增強煤炭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并以此提高競爭力。同時,由于煤炭企業的工作條件相對艱苦,企業的激勵政策與措施往往落實不到位,導致諸多人才不愿為煤炭企業工作,企業內部人才流失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一來,煤炭企業員工的平均素質一般較低,高技術人才相對匱乏。這在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是極為不利的表現,為此,需要對管理創新高度重視,凸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使人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得到更重要的體現。
二、煤炭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條件
(1)加快企業制度的創新。制度創新是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重要方式,是實現煤炭企業經營目標的關鍵環節,為此,需要將企業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經營觀念等進行規范化設計和安排,適時建立適應市場的競爭形式,保障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此外,還應該通過合理配置生產力要素,營造以制度管人,以規章管事的良好組織環境,以此實現最有效的管理。可見,制度創新指的是將思維創新、技術創新與組織創新等活動進行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過程,又同時具有引導思維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功效,被看做是管理創新實現的根本保證。(2)重視組織結構的創新。在實踐中,煤炭企業組織的變革往往滯后于企業的發展戰略,但這一過程并不能無限期的延長。目前,煤炭企業的組織結構遠遠落后于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以煤為本、多種經營,組建跨行業的企業集團的情況較為常見。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組織體制進行保證,致使煤炭企業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遇。所以,應該循序漸進的改進工作方法,加快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有效帶動煤炭企業的管理創新,使其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3)要求創新主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指的是由于過去的經歷、習慣和知識素養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維認識方式與行為習慣,這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后被經濟學加以了重點應用和開發(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煤炭企業的管理創新中,創新主體應該具備遠見卓識,反映管理創新主體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使管理創新主體對某個問題能有更高級的看法,能夠敏銳的判斷煤炭企業和管理發展的未來趨勢,在現實的問題中尋找到關鍵性的東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此外,創新主體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與價值觀,因為這與其文化素質和對本企業的精通有關,也關乎創新主體的價值觀。
三、依托文化建設,促進煤炭企業管理創新
(1)打造煤炭企業的品牌文化。煤炭企業文化建設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可以借鑒一些非煤企業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處理好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關系,兼容并蓄,為我所用。這其中,特別要注意品牌企業文化的塑造。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煤炭企業對品牌理念并不重視,與現代企業差距較遠。實際工作中,我們就要有針對性地借鑒知名企業的好做法,做名牌、創名牌、保名牌、固名牌,使煤炭企業在產、運、銷等環節全方位達到新的飛躍和提升。(2)通過文化促進煤炭企業的精細化生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需求,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要想在是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就應該拋棄傳統的粗放式的煤炭生產方式,走精細化發展的道路,大力推進產品的換代升級,持續的延伸產業鏈,生產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為此,需要從文化建構的角度出發,將文化和生產、文化和經營、文化和管理、文化和產品、文化和服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精細化生產理念能夠深入到生產、經營和管理、銷售活動之中,共同打造嶄新的煤炭企業的管理機制。(3)強化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建設的核心。安全文化是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是實現煤炭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安全是確保煤炭生產的重點,是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基礎,這也是煤炭企業不同于社會普通企業的獨特個性。因此,搞好安全管理是煤炭企業發展生產和提高效益的首要關鍵問題。為此,需要逐步建設既符合時代要求又體現職工愿望的安全文化,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通過建立一系列安全文化制度,領導率先垂范、多層次積極宣傳及必要的安全文化理論培訓,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安全生產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從而創立安全文明和諧的煤炭企業。
隨著當今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煤炭企業自身不斷發展進步,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已經從表面上的產品競爭向更深層次的文化理念之競爭轉變。所以,煤炭企業應當重點進行管理創新和文化建設,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用卓越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凸顯企業的精神內核,增強煤炭企業的軟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參 考 文 獻
[1]殷馨.淺談我國煤炭企業管理創新的模式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2(4):68~69
[2]喬雅雅.淺談煤炭企業管理創新[J].企業管理.2012(2):33~34
[3]王化寧.對當前國有煤炭企業文化建設走向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169~170
[4]胡振敏,徐中偉.煤炭企業管理創新探析[J].岱宗學刊.2011(9):
64~65
[5]衛明師.煤炭企業組織體制和管理機制創新的探討[J].西山科技.2010(2):34~36
[6]王海珍.淺談煤炭企業管理制度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4(1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