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懿晏
【摘要】通過高職高專院校課程設置的轉變、高職高專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力的培養,對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結合電子商務行業要求,進行課程優化設置,實現有效的計算機圖像圖像教育教學。
【關鍵詞】課程設置;計算機圖形圖像;電子商務
高職高專教育以培養定位于在區域經濟環境下,為企事業單位服務的高素質,高技能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主要目標。目前我國高職高專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一方面由于生源質量的基礎性改變,另一方面由于專業方向設置存在偏理論化,書本化等原因難以適應現代計算機發展的要求。為了適應現今社會與區域經濟的實際情況,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圖形圖像方向在就業上比計算機應用技術更加廣闊,尤其適用于現今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
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是指以計算機作為工具,利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圖形圖像文件的創作。包括對素材圖片的調色,合并,排版,添加文字等。常用的計算機圖像圖像設計軟件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和flash,其中最常用的是Photoshop。
電子商務是指在全世界廣闊的貿易活動中,以英特網這一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與服務器的應用,買賣雙方在不見面的情況下進行的商貿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圖形圖像的處理密切相關。首先,由于電子商務自身發展的需求,交易平臺是作為網上商店的形式出現在互聯網中,網店裝修的主要實現形式就是圖形圖像處理;其次,由于電子商務發展和推廣的需要,電子商務企業在互聯網上投放大量的網絡廣告,網絡廣告的制作成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圖形圖像專業發展的最重要方向;其三,網絡廣告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網絡客戶對于廣告的點擊興趣,對于網絡廣告的點擊率和瀏覽量的統計能夠使得電子商務企業統計意向客戶,調整經營策略。
當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院校中已達成共識。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利用計算機作為工具的圖形圖像教育發展時間相對短暫,缺乏科學的體系,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但是計算機類專業由于自身特色,在許多方面較之大多數傳統專業更容易實現校企間的,尤其是對于圖形圖像要求明確且需求量大的電子商務企業深入合作,并結合項目教學推行全新的教學手段,實現課程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本文通過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兩個方面來闡述高職高專計算機圖像圖像專業設置與電子商務行業的關系。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內容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1.合理設置課程。課程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育活動中的重中之重,課程的設置必須和企業要求相掛鉤,設置適合電子商務企業對圖形圖像要求的課程體系,把企業要求作為教學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有課程進行梳理,篩減和添加。具體方法是:
調整課時比例。刪減與電子商務無關的計算機傳統專業課,降低專業基礎課在專業課中的比例。縮減c語言、Java等與編程相關的一系列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刪除重復課程,減少在全部課程中的比例。增加Photoshop,flash等軟件課程的課時量,細化操作軟件的課程分類,依據軟件的不同側重方向,例如把《flash動畫制作》拆分為《flash網頁動畫制作》和《flash網頁交互制作》等適合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的實踐操作型課程。
合并性質相同的課程。合并《C語言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等計算機專業傳統的邏輯性相似的課程,保留一個基礎型的編程相關課程,滿足基礎概念與思維方法的學習。
添加平面設計相關的基礎課程,增設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logo設計、vi設計系統等課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添加電子商務類基礎課程。電子商務是一個整體性的行業,不僅需要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也需要其他的相關知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必要開設《電子商務概論》,《物流管理概論》等行業基礎課程,保證學科專業想電子商務行業的傾向性。
2.更新教學內容。跳出單純的課堂和課本教學,幫助學生獲得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實用技術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基本目標。做到課堂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操作,使教學緊密聯系職業要求,模擬企業運作模式,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3.慎重選用教材。現在市場上的圖形圖像教材紛繁復雜,網絡上也有各類視頻教程,但是適合初學者做基礎訓練,又能夠在掌握基礎的基礎上有一定提升,最終達到電子商務企業要求的專業網站設計,圖片處理的教材是少之又少。
我們要大力引進符合現代教學理念,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性教材,同時又要注意教材的系列化與銜接性,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尋找適合企業實踐的專題性教材。在充分了解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積累教學素材的基礎下,鼓勵教師或專業教研組開發編寫適合本校實際情況和電子商務企業實際需求的教材,以供學生使用。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解決“怎么教”的問題。
1.模擬“項目教學模式”的成果。電子商務的平面設計是商業規律的產物,是計算機技術和傳統平面設計的結合。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平面設計和計算機割裂開來,通常使用“先理論,后實踐”是不適合電子商務對于網頁平面設計,圖片處理的現實需要的,也不適合現實社會平面設計發展的趨勢。在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模式”,以實際工作中的項目為對象,是學生切實感受在實際工作中接受具體的項目工作任務,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理論知識,轉變到具有自主意識,并進入到模擬的電子商務企業平面設計工作流程,進行網頁設計,圖片處理,網頁廣告等種種工作中去。
2.模擬“企業項目”的形式。在電子商務市場日趨成熟的今天,電子商務平面設計項目是否成功,就是要看這個廣告是否能正確的,充分的傳遞商品信息,促進商品的銷售,設計人員必須直接面對客戶需求,某個成功的電子商務案例,并不依靠個人,而是依靠整個設計團隊。在學校中,建立以組為單位的設計小組,以6~7個學生為一個小組,學生自由組合,形成設計團隊,鍛煉學生之間的團隊配合和協調能力。整個電子商務平面設計項目,不僅要求學生能清晰了解和掌握客戶的需求,也是學生親歷電子商務平面設計項目的不同環節,養成群體作業,科學決策習慣的有效手段。
在現在計算機與商務越來越緊密結合的市場下,對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專業方向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高專計算機圖形圖像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的設置直接影響到學生適應企業和就業的能力,當前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