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君,伊永進,楊 珺,帕提古麗,美麗班
(昌吉衛生學校,新疆 昌吉 831100)
我校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中心——烏昌地區,是藥品經營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藥劑專業在我校開辦已有33年歷史,具有較好的專業建設基礎。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零售藥店逐步成為藥品流通環節中最大的銷售終端。為了提高藥品銷售終端的藥學服務質量,迫切需要一大批藥劑專業技能型人才,指導患者合理用藥[1]。我校藥劑專業緊緊抓住這一機遇,與新疆5家大型藥品經營企業(新疆濟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百草堂醫藥連鎖經銷有限公司、新疆新特藥業連鎖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普濟堂醫藥零售連鎖有限公司、新疆好健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冠名培養協議”,如今學校已有11個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訂單班”。為此,我校藥劑專業積極構建適合藥品營銷方向的課程體系,著重培養學生就業所需的崗位能力,以加快藥劑專業的發展。
深入與藥劑專業合作辦學的藥品經營企業,采用書面問卷、個別訪談、座談會等方式,對藥品零售、藥品配送崗位的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進行調研,結果見表1、表2。
根據藥品營銷方向就業崗位能力的調研結果和全國藥劑士資格考試內容、醫藥購銷員考試內容,與合作企業專家共同構建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體系,然后再次召開“訂單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根據評價反饋意見,進行修訂和完善。與藥品經營企業共建的“課證融通”課程體系見圖1。

圖1 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證融通”課程體系
在培養學生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開設人文社科課程,注重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2]。首先,開設德育課程,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藥劑專業的情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誠信意識,使其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增強就業競爭力;再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際溝通與營銷心理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崗位適應能力。
我們將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貫穿于藥劑專業的教學全過程,第一學期開設企業文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由合作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店長及優秀的培訓師承擔該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并安排學生到訂單企業參觀;第二、三學期安排學生到訂單企業見習3個月,實施“三早”模式培養,即早接觸職業崗位,早規劃職業生涯,早參加職業社會活動,讓學生及早了解企業及企業文化,培養其職業素養,樹立職業目標,做好職業規劃,獲得學習動力。
調研顯示,多數學生會在合作企業的零售藥店工作,該崗位工作為:對患者的專業關懷(用藥指導),采購、驗收、保管及養護、銷售等藥學服務[3]。要求學生掌握藥品的適應證、功能主治、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熟悉藥品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常見疾病及慢性病的用藥知識、藥物與食物的相互作用等。所以在第四學期開設藥學服務課程,并設計藥學信息與服務,處方調配與處方分析,常見病及慢性病的用藥指導,特殊人群的用藥指導,常見醫療器械的使用、售后服務與管理等6個教學項目。
在藥劑專業教學中,我們倡導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模式,將崗位的具體工作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再分解成子任務,根據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和崗位技能,結合職業技能資格考試,確定教學內容。如校企合作將藥品市場營銷技術課程的工作項目確定為市場調研、醫藥商品營銷、醫藥商品購進、醫藥商品的陳列保管養護、顧客咨詢服務、醫藥商品推薦、醫藥商品銷售、經濟核算8個工作項目;再將8個工作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如醫藥商品營銷項目可以分解為策劃醫藥營銷方案和實施與管理醫藥營銷方案2個子任務。按照藥品市場營銷實戰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探索實施了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模擬表演、企業見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模式,效果較好。

表1 藥品零售崗位的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

表2 藥品配送崗位的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
新課程體系的建設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4]。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與企業合作,基于藥品經營企業的實際工作過程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第一至四學期與合作企業共同承擔教學任務,企業主要承擔實訓教學工作。來自行業的專家、骨干不僅將真實的典型案例帶入課堂,而且指導學生的見習、實習,真正實現了學校學習與工作崗位零距離。
3年來,我校藥劑專業作為國家示范校建設的重點專業,在合作企業的鼎力支持、企業專家的參與下,已順利通過驗收成為自治區精品專業;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天然藥物提取分析技術課程申報成為自治區精品課程,藥品市場營銷技術、藥劑學等4門課程申報校級精品課程,其中2門課程已通過驗收;成功申報了“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等8項校級課題,多數已按計劃進度完成;編寫了《醫藥市場營銷綜合實訓輔導教材》、《藥學服務中的人際溝通》等5本校本教材,并已在學生中試用;藥劑專業教學團隊公開發表論文8篇;承辦喀什衛生學校、巴州衛生學校藥劑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兩期。
4.2.1 培養模式適合藥劑專業學生 實行的“工學交替、帶薪頂崗”人才培養模式,合作企業認為該模式不但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更注重崗位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5]。
4.2.2 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校企合作引導學生理性擇業,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雙證書”獲取率達到90%以上。畢業生由于專業基礎扎實、崗位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總之,只有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變化,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才能促進藥劑專業長遠發展。藥劑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需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
[1]于靜之,孫元曦.藥學類技能型人才需求及課程體系調查與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113-114.
[2]魏慶華.高職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9):128-129.
[3]郭俐麟.藥店崗位能力調查[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7):114-115.
[4]龐武耀,甘柯林.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教育論壇,2011(8):138-139.
[5]周淑琴.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10(9):87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