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學方法不斷在進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數學課前指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課前預習;預習方法;注意問題
隨著新課改深入,目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
升。特別是課前預習已經受到了小學教師普遍的認可,因此,如何指導學生預習課程內容成了教師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教導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因為它能夠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自學的能力,所以,教師不能夠忽視課前預習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前預習,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1.讀一讀
數學教材對學生學習數學,提高數學學習能力而言非常關鍵,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讓學生養成閱讀課本教材的習慣。在數學課下,學生可以將數學教材逐字逐句閱讀,不能夠潦草地翻閱,而是應該邊讀邊畫出重點內容,特別是遇到難點問題,應該做好標記。這樣在課堂上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聽數學教師
講課。
2.想一想
預習課本小結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一課的內容進行整體性的把握,了解各個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在預習例題的時候,要掌握解題的正確方向,并且要明確解題的每一個步驟。再看例題之前,可以自己將例題做一遍,做完之后進行對照,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在預習數學公式的時候,應該注意公式的推理過程,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知識。
3.做一做
做一做的目的是對自己預習效果的實踐,它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新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因此,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應該嘗試做課后的題目,做完之后檢查一遍,看一看自己預習的成果。
二、數學預習注意問題
學生的課堂預習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探索新知識的過程,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做好指導者的角色,監督和檢查學生進行課前數學的預習,并且在課堂之上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對學生的檢查能夠起到很好的督促效果,如果發現有的學生并沒有認知預習,教師應該指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自覺的預習數學課程知識。教師應該數學課前預習指導,讓學生能夠養成數學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學澤.淺談高中數學教學[J].中國科技教育,2011(2).
[2]程世平.高中教學教學之我見[J].中國科技教育,201l(3).
(作者單位 湖北省棗陽市陽光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