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胡明瑜 王雅靜
摘 要:中國加入WTO既面臨挑戰,又為中國發展提供了機會。創業是一個創業機會來源、創業機會識別與創業機會開發的過程。本研究分析了WTO對創業過程——創業機會識別、創業機會識別與創業機會開發的影響。
關鍵詞:WTO;創業機會;來源;識別;開發
1 引言
中國加入WTO意味著第二次“地理大發現”。15世紀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是一次自然地理意義上的大發現,盡管它也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中國加入WTO是經濟地理大發現。中國原先不是世界市場經濟和多邊貿易化體系的一部分,哪怕改革開放了二十年,中國仍然是局外者。現在全球找到了一個規模空前、增長迅速的新市場,特別是當今世界經濟失去火車頭的時候,中國經濟是可以激活世界經濟的動力,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生力軍。為此,世界歡迎中國加入WTO。
Shane&Venkataraman(2000)提出了一個很有見地的觀點,認為創業機會是創業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其它學科基本上沒有涉及到的范疇。從創業機會在創業過程中的角色來看,創業機會的識別和評價對于成功創業至關重要。創業過程開始于創業者對創業機會的識別,進而不斷持續開發這一機會,使之成為真正的企業。這一過程中,機會的潛在預期價值以及創業者的自身能力得到反復的權衡,創業者對創業機會的戰略定位也越來越明確,這一過程稱為機會的識別(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 Opportunityrecognition)過程(Ardichviliet.al.2003),一些研究也稱之為機會開發(Opportunitydevelopment)過程,或者機會規劃(Opportunityformulation)過程。
中國加入WTO促進了中國的創業活動,國際市場為創業機會提供了更多的來源,創業者對創業機會進行評估要結合國際創業環境,創業機會開發同樣可以整合國際資源,最終企業可以向國際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WTO可以有效促進中國創業活動。
2 WTO與創業機會來源
創業的機會大都產生于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環境變化了,市場需求、市場結構必然發生變化。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客將創業者定義為那些能“尋找變化,并積極反應,把它當作機會充分利用起來的人”。這種變化主要來自于產業結構的變動、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加速、人口思想觀念的變化、政府改策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全球化趨勢等諸方面。比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私人轎車的擁有量將不斷增加,這就會派生出汽車銷售、修理、配件、清潔、裝潢、二手車交易、陪駕等諸多創業機會。
加入WTO后必然會給中國社會帶來一些變化,根據一份調查,公眾半數以上認為是“好事情”的有“百姓看病吃藥會比現在更便宜”(89.7%)、“人們有機會去更多的國家旅游”(89.1%)、“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外企工作”(79.2%)、“轎車價格會有較大幅度下降”(76.0%)、“越來越多的家庭送孩子到國外讀書”(74.8%)、“先消費、后付款的信用消費方式將會很快普及”(71.0%)、“國際名牌服裝價格會有較大幅度下降”(68.6%)、“電視臺播放的國外電視節目越來越多”(68.1%)、“國人可以到外國保險公司投保”(56.9%)、“人們有機會購買國外公司的股票”(51.7%)。
另外,入世也使創業者進行創業的空間進一步加大了。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在全國所有196個工業行業中,國有經濟將逐步從146個行業撤離,只在35個行業中保持一定的優勢,在15個行業中居于壟斷地位。國有經濟的撤出,給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進入帶來了一個新的空間。
3 WTO與創業機會評價
創業機會識別是從若干創意中篩選出具有顧客需求的創意即有用的創意,而創業機會評價是對已經選出的有用創意的效應的評估,從而選出優先級別最高的創業機會。具有一定創業動機的主體,對通過篩選出的具有顧客需求的創意,對其從財務、顧客、內部因素及成長四個角度綜合評估,以確定其優先級別,從而決定下一步是否對其開發和利用。機會評價是處于機會識別和機會開發之間的一個過程,創業主體在完成對創業機會評價之后,就可以組織相關資源對機會進行開發,直到生產出顧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創業機會評價目標有四個:第一,認識創意價值。創業機會評價無論是對創業主體還是對風險投資商而言,都是一個挖掘創意價值的過程。一個創意是否能夠成為商業概念,其根本標準是創意本身是否能夠顧客帶來持續的商業價值。創業機會評價就是通過從機會、團隊和資源三個角度來對創意進行評估,目的是挖掘其潛在的商業價值。第二,減少創業風險。風險與價值的同時存在的,創業理解為在不拘泥于當前資源條件的限制下對機會的捕捉與利用,對于創業主體來說,創業資源往往是緊缺的,因此,如何規避創業風險是創業主體非常關注的問題。創業機會評價就是對創意的價值和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從而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創造價值。第三,吸引風險投資。對于創業主體而言,吸收風險投資能夠促進創業機會的開發,而風險投資商業需要對創業者提供的創意進行科學的評估,這種評估甚至很苛刻。我們也是基于這種考慮,將風險投資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創業主體的評價體系結合起來考慮,既能作為創業主體評價創意的標準,又能為風險投資商進行風險投資評價提供一定的借鑒,為吸收風險投資基金打下基礎。第四,規劃新創企業戰略。創業機會評價是從行業、市場、經濟回報、團隊、戰略等各個方面對創意進行評估的。而這些因素恰恰是一個新創企業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一旦創意通過評價被提煉成成熟的商業機概念,一個新創企業的規劃與戰略也就很清晰了,新創企業所面臨的顧客與市場,新創企業的預期回報和風險規避,新創企業的團隊管理等都通過創業機會的評價得到清晰的體現。
4 WTO與創業機會開發
創業機會開發是創業者組織人、才、物等資源將創業機會轉變為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創業活動要求創業者創造性的整合資源,創業活動是不拘泥于資源約束,但這并不是說創業活動不需要資源,而是要求創業者能創造性地整合資源。創業者在識別到機會之后,首先就要考慮創業團隊的組建和融資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創業活動都是由團隊而非創業者個人完成的,而且優秀的創業團隊還有助于資金以及其他資源的整合。
當前我國創業投資體系發展進程中存在著以下6種阻礙因素:一是創業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金有相當大部分被用于主板股票二級市場的短期投機;二是創業投資的行業法規欠具體化;三是政府道義鼓勵多、實際優惠政策少;四是目前從事創業投資業的專家團質量還不夠理想,許多創業投資機構對人才培訓投入和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五是金融分業經營體制使得創業資本的有限來源和中國創新型企業巨大的資本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六是為創業資本提供撤出服務的二板市場至今尚未建立。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我國創業投資事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中國加入WTO后,由于技術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準入條件降低,經濟前景被廣泛看好,所以國際資本將可能會出于長期戰略和利潤的考慮,以風險資本的形式擴大對中國的投資。中國目前約有6.6萬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他們創造的產值和收益遠高于其他一般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將成為入世后國際風險投資愿意投資的主要對象。
入世后,大量國外風險投資基金進入中國,必將積極推進中國的民間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強化風險資本的市場化運作,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科技產業,提高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國外風險資本的大量進入,必將推進和培養出一批創業投資方面的專業人士。而他們是我們未來創業投資行業的生力軍。
作者簡介
王偉(1981-),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