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徽徽 荊明
摘 要: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掌握制信息權的主力軍。本文論述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并提出螺旋式培養、綜合式培養、實踐式培養、開放式培養、融合式培養、創新式培養六種人才培養途徑。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建設
信息化戰爭是信息時代的基本戰爭形態,是以信息和知識為主要作戰力量,在全維空間展開的,將附帶殺傷破壞減至最低限度的戰爭。要想在未來戰爭中獲得主動權,首先必須掌握制信息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就是指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具有信息專業技能,擔負信息獲取處理、裝備管理運用、網絡安全攻防、技術研究開發等信息技術工作的專業人員。是專門從事信息技術的精專力量,也是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支柱力量。因此,我軍必須建設一支與之相適應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隊伍。
1 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
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作為我軍人才隊伍的組成部分,與其他人才能力建設有共同之處,如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但在目標要求上也有所區別。
1.1 信息知識更新能力
知識更新是保證人才永不落伍的“金鑰匙”。 目前軍隊特別是基層部隊信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層次較低,對新的信息技術知識缺乏深入的學習、研究及應用,知識結構普遍老化陳舊,安于現狀,“吃老本”現象嚴重。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融合,信息的準確獲取、快速傳輸和有效使用能力的高低以及信息系統自身的安全性成了能否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關鍵。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作為專門人才,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引領前沿才能打贏戰爭。應采取網絡查詢、學術交流、拜師求教等多種途徑,及時學習掌握本專業領域最新的發展動態和專業理論知識;要通過分析對比、有益借鑒等多種手段,在海量信息中準確篩選出利于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真知灼見;要敢于多問幾個為什么,努力在解決疑難問題中提高信息化建設研究能力。
1.2 信息資源運用能力
信息化戰爭是運用信息、信息系統和信息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需要不斷將大量的“信息力”轉化為“戰斗力”。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必須具備運用和轉化信息的能力。要具備信息獲取能力,能組織所屬部(分)隊或自行使用信息裝備收集信息,能通過衛星、航空、熱成像照片等先進手段判讀信息,能通過其他各種媒體捕獲信息;要具備信息處理能力,能組織相關人員或自行操縱信息處理系統,運用先進的思維方法和數理方法,對繁雜的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整合,并根據需要甄別出有價值的信息;要具備信息傳遞能力,能組織相關人員或自行運用現代指揮與通信設備,通過各種途徑,快速、保密、準確地傳遞信息;要具備信息轉化能力,能依據所獲信息科學決策,將有關情報信息及時傳遞給武器系統和作戰行動,加速戰斗力生成。
1.3 信息力量協同能力
戰爭實踐表明信息化戰爭需要構建全維一體,物質、能源、信息一體,戰略、戰役、戰術一體,作戰平臺與信息平臺一體,裝備、技術人員一體的信息體系,必須對各種單一信息功能的軍用信息進行系統集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要在日常訓練、演習、作戰等軍事行動中,能夠按照規定創造性的實現多兵種、全維空間的偵察、通信、信息攻防、“三戰”等信息力量的互通互聯和密切協同;在使用信息系統上,能夠實現上下級、友鄰和相關單位的無縫鏈接、協調一致;在使用信息武器裝備上,能夠緊跟作戰、處突等多樣化軍事任務需要和上級決策意圖,及時到位、密切配合、準確攻防。
1.4 信息技術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創新能力與信息知識更新速度密切相關,創新能力是知識能力的“發酵器”。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要培養創新思維、掌握創新方法、樹立創新目標、養成創新習慣,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要跳出傳統思想模式的束縛,跟蹤高新科技和信息作戰發展,瞄準重難點問題確定課題、進行研發,探索新的思路和辦法;要在熟練掌握信息加工能力、操作武器裝備等能力的基礎上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能夠在武器裝備、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和缺陷,大膽提出改進方案,實現武器裝備和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
2 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培養模式
2.1 螺旋式培養
把科研和培訓交替進行,統籌安排、科學實施,用科研引領培訓,用培訓促進科研,形成在崗螺旋培養的新模式;按照個人的研究方向和專業建設需要,對人才進行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專業技術培訓,并根據培訓結果賦予相應的科研任務和職務;適時進行集中培訓、組織專題研討、開展學術交流、參加技術課題攻關等,保持人才培養的連續性和持久性。
2.2 綜合式培養
采取復合培養、超前培養、繼續培養、聯合培養的方式,重點做到“五個結合”,即:崗位培養和院校培養相結合;軍隊院校培養與地方院校培養相結合;代職見習與工作科研相結合;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單一內容和綜合學科相結合,為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打牢根基。
2.3 實踐式培養
把參與實踐作為拓寬人才培養的主渠道,鼓勵人才積極參與全局性、綜合性、任務導向性的課題研究任務,讓人才在實踐中不斷增長見識、鍛煉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組織人才積極參與重大技術保障任務,使人才在執行多樣化情報保障任務的第一線學習知識、增強協作意識、鍛煉心理素質。
2.4 開放式培養
選派優秀人才外出交流、研討、見學、實習、考察、訪問、參加聯合軍演、執行大項任務等,進行開放式培養,做到“杰出專家請進來、優秀人才走出去”為人才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平臺,讓人才充分感受到部隊工作有舞臺、有奔頭、能干事、也能干成事,增強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激發人才活力。
2.5 融合式培養
用任務作牽引,適當打破編制限制、單位壁壘,更為廣泛的整合內部資源,形成人才跨專業、跨科室合理流動與聯合攻關;拓寬對外交流渠道,在本系統內走開技術干部交流的路子;實施人才任期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對能力弱、成果少、無潛力的人員做適時調整;拓展招才引智渠道,把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吸引進來,保持人才隊伍的朝氣與活力。
2.6 創新式培養
不斷總結和創新培養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制度創新,利用各種新技術、新理念鍛煉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思維即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像、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靈活的靈感;培養他們熟練掌握和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
作者簡介
張徽徽,邊防學院司令部工作教研室講師。
荊明,邊防學院司令部工作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