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英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對幼兒具有全面發展教育的功能。結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實踐證明,它具有廣泛的教育作用。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與指導下,幼兒在游戲中動手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都將得到明顯的進步,同時結構游戲對幼兒數概念的形成、空間知覺能力的提高以及細心、耐心、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都有顯著的幫助。然而,許多教師在組織結構游戲時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放任自由,不注意引導;二是重知識技能,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創造。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與指導幼兒進行游戲呢?教師在指導和組織結構游戲時應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幫助幼兒突破建構難點,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并促使幼兒在游戲結束時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
關鍵詞:感知;興趣;想象
結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建筑材料動手造型的活動。幼兒喜歡結構游戲,在結構游戲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意愿進行構思、構造,表現出物體的形態,是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實踐證明,結構游戲具有廣泛的教育作用。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與指導下,幼兒在游戲中動手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都將得到明顯的進步,同時結構游戲對幼兒數概念的形成、空間知覺能力的提高以及細心、耐心、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都有顯著的幫助。然而,許多教師在組織結構游戲時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放任自由,不注意引導;二是重知識技能,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創造。那么如何有效地組織與指導幼兒進行游戲呢?
一、豐富經驗,擴大感知
與組織所有教學活動一樣,組織結構游戲時也應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與知識經驗的準備。許多教師在組織游戲時都能重視物質的準備,不僅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結構游戲材料,還能重視提供各種廢舊材料以便于幼兒更好地替代、想象和構建。但許多老師忽視了知識經驗的準備。結構游戲是幼兒觀察記憶、操作感知、鞏固再現的過程。知識經驗越豐富,再造想象就越豐富。教育家陶行知說:“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币虼?,在結構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帶幼兒到實地觀察,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建構對象的圖片、玩具,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使幼兒在獲得大量的感性經驗后,能在大腦中對所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加工,重新組合成新的形象,從而進行新的再造想象。例如,在組織小班幼兒拼搭“漂亮的樓房”時,我帶幼兒到小區中參觀各種各樣的樓房,首先引導幼兒觀察樓房是有好多層樓的,每層樓都有房間和窗戶,每層樓的房間、窗戶、陽臺大都是對齊的……因為有了經驗基礎,在建構中孩子們都能很好地拼搭出樓房的這些基本特征,一邊拼搭一邊數著自己樓房的層數,比比誰拼的樓房更高,還能互相提醒和糾正房間、窗戶、陽臺是否對齊了。學會拼搭樓房的基本特征后,再帶幼兒觀看樓房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欣賞不同屋頂造型的樓房;接著,找來各種不同造型的樓房圖片張貼在結構區并制作成課件,讓幼兒欣賞、了解,并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樓房,在大量的知識經驗的儲備下,孩子們的思維變得活躍了,不僅能拼出樓房的基本特征,還能拼搭出形態各異、形象生動的趣味樓房,如愛心游泳池房、老鷹房、蝴蝶房,還拼出了有兩根長長龍須的大龍蝦房呢。再如我在指導中班幼兒拼搭“機器人”時,除了讓孩子們欣賞各種各樣造型神氣十足的機器人圖片以外,我還讓孩子們和我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玩具和模型,并讓幼兒介紹“我最喜歡的機器人”,在看看、玩玩、說說中,孩子們不僅對機器人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了解,還對機器人的意義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們拼搭的機器人不僅造型奇特、功能各異,還有著不同的名字和故事呢。
二、突破難點,保持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為了激發幼兒對結構游戲拼搭活動的興趣,老師們常以各種形式調動幼兒的興趣。謎語、兒歌、故事、談話、圖片、幻燈等都能很好地激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我認為幫助幼兒突破建構難點是保持建構活動興趣的關鍵。在各項學習中,孩子們剛開始都是感興趣的,可是如果前進的道路上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或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的,游戲興趣就會逐漸降低甚至最終放棄游
戲。根據不同的建構內容,游戲前我常常研究如何抓住建構對象的主要特征,找到突破難點的捷徑,使幼兒始終保持對游戲的興趣。例如,在指導小班幼兒用花片拼搭動物的活動中,鴨子的主要特征是長長的脖子,孔雀的主要特征是漂亮的尾羽,而這些家禽的身體都可以以幼兒已經學會拼搭的圓形花朵來表現。因此,在拼搭鴨子和孔雀時只要指導幼兒先拼搭出圓形的像花朵的身體,再拼搭出小的圓形的像花朵的頭部,最后將用花片一個接一個連接成的長長的脖子把身體和頭部連接起來,就成了鴨子;而在圓形身體后面連接n個長長的“脖子”就成了漂亮的孔雀尾羽。看似復雜的動物就這樣輕松地表現了出來。而拼搭大象、長頸鹿等獸類動物也是相同的方法:先以方形作為動物的身體,再拼搭出長長的鼻子,或是長長的脖子,生動百變的大象和長頸鹿就拼搭成功了。這樣在拼搭動物時孩子們就不再覺得困難了,他們知道先拼搭出方形或圓形的身體,再表現出每種動物的顯著特征,難度一下子降低了,興趣也就上升了。再如,在指導大班幼兒拼搭長城時,孩子們能很好地表現出長城的蜿蜒崎嶇,卻不能很好地把長城的高低起伏表現出來,總是驟然地高起來,又突然地低下去。于是,我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發現長城高起的部分就像我們上樓梯的臺階一樣,一階一階逐漸升高,而低落的部分也如同下樓梯一樣一階一階逐漸降低。這么形象的比喻解決了幼兒拼搭長城的難點,打開了幼兒的思維,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延續,長城的高低起伏、蜿蜒崎嶇就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三、營造氛圍,激發想象
布魯納等人研究表明:“兒童在沒有外界壓力下,自由對客件進行操作和實驗,有助于任務的完成。兒童在游戲時往往是興高采烈、保持著積極的情緒的,這種情緒無疑會促進學習?!庇纱丝梢?,在結構游戲活動中,創造和諧、民主、友好、快樂的氛圍,讓幼兒自由地對游戲材料進行操作,能促進幼兒產生新穎的聯想,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寬松、民主、快樂的游戲環境意味著幼兒在游戲中沒有外界的壓力。怎樣在游戲中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氛圍呢?我認為除了讓幼兒愿意選擇材料、選擇伙伴進行游戲以外,教師的表揚、鼓勵及認可是為幼兒創設寬松游戲氛圍的重要條件。在結構游戲中,教師是創設寬松、民主精神氛圍的主宰者。教師的言行舉止、目光表情、動作體態等都將直接影響著每一個幼兒的情緒,影響著幼兒的聯想和創造的發揮。
在結構游戲中,我總是及時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并常常用夸張的表情來表示對幼兒的欣賞,使幼兒得到肯定的滿足。例如,在拼搭動物長頸鹿時,許多小朋友受平時慣性的影響,拼搭的長頸鹿一般都是頭朝前面的,當我發現有一位小朋友拼搭的長頸鹿是頭朝后的時候,不僅立刻伸出了大拇指,還親切而又高八度地說:“哇,xx小朋友你拼得和別人不一樣,好棒呀!你的長頸鹿在做什么呀?”這下吸引了好大一部分小朋友,他們不僅看到了這只與眾不同的長頸鹿是頭朝后看的,還聽到了拼搭這只動物的小朋友的回答:“它在叫后面的長頸鹿快點來,前面有好吃的葉子!”這時,孩子們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拼搭的長頸鹿頭朝前在帶路,有的拼搭的長頸鹿頭朝后在說話,有的抬著頭在唱歌,有的低著頭在喝水,有的跟在媽媽后面散步,有的則依偎在一起說著悄悄話,有趣極了。再如,一次在指導中班幼兒拼搭“好玩的公園”時,不僅有好玩的游樂設施、漂亮的亭子、有趣的小橋,還有五彩的圍墻、創意的公園大門,可是,就在快結束時,只見幾個孩子拿來兩塊大型積木擺在公園入口最顯眼的地方,這真是破壞了美感。我看到后,并沒有指責,而是輕輕地問道:“你們拼的是什么呀?”“公園地圖!許多來公園游玩的人不知道哪里有好玩的玩具,哪里有休息的亭子,看了地圖就明白了?!焙眉氈碌南敕ㄑ?!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商量調整了位置,討論改變了“地圖”的樣式,公園變得更完
美了。
教育家陶行知也認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就是民主?!碑敽⒆由钤谝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就容易產生發明、創造的行為。反之,當孩子生活在一個壓抑、拘束的環境中就難以發明創造。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幼兒感到溫和、受尊重、安全,覺得生活在同伴中的愉快和滿足,才能激發幼兒去聯想、去
創造。
四、愉快分享,體驗成功
結構游戲結束前應組織幼兒欣賞建構作品,交流拼搭經驗,使幼兒在愉快的分享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習有創意的拼搭表
現,養成良好的游戲品質和行為習慣,并在愉快的交流中激起再創造的游戲愿望。因此,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對幼兒結構游戲起著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而語言是思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語言,幼兒的思維就很難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在結構游戲的分享交流中應創設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想說、敢說,大膽地說說自己的建構作品、說說自己喜歡的建構作品。例如,在大班建構“中國館”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材料拼搭和別人不一樣的中國館。游戲結束時,孩子們為能用這么多不同材料拼搭出這么多漂亮的中國館而歡呼雀躍。在分享交流時,紙盒組的小朋友告訴大家,剛開始時,他們拼搭到第三層時就因為下面窄上面寬,站立不穩,一直倒塌,差點就想放棄了。后來,xx小朋友想出了好辦法,他們拼搭每一層時,互相合作,一個拿左邊的紙盒,一個拿右邊的紙盒,另一個小朋友在左右紙盒中間再壓一塊紙盒,這樣,兩邊的紙盒不會翹起來,中國館不僅站穩了,還變得更高大了。積木組的孩子告訴大家他們用積木拼搭的中國館,剛開始時只注意到下窄上寬的特點,但是對比中國館的圖片時,發
現中國館方鼎的梁木不是對整齊的(是交錯的),就動腦筋想辦法,最后發現,把橫豎的梁木各抽出幾根,中國館非但不會倒塌,反而變得更像了。而花片組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起先,他們也覺得用花片拼搭中國館不太可能,后來一起商量討論,發現可以和智樂高的拼搭方法一樣,先用花片拼搭中國館四邊的柱子,然后再把每個柱子用花片連接起來,一層一層拼搭上來,就成功了……在這樣的分享交流中,孩子們零星的經驗具體化、明了化、清晰化了,不僅對中國館上寬下窄的顯著特點記憶深刻,還發現了方鼎梁木橫豎交錯的細節特征;不僅能大膽地交流建構拼搭的技能技巧,還能體驗想象創造的快樂,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互相啟發、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受益匪淺。
總之,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大膽想象、大膽創造,教師在指導和組織結構游戲時應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幫助幼兒突破建構難點,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并促使幼兒在游戲結束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菁.幼兒園創造性游戲指導與實施.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3]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朱家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 福建省廈門市嘉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