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粟 王丹
摘 要:以英美為首的發達國家率先進行的電力體制改革,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改革要從本國國情出發,依法推進,發揮政府引領與組織職能,改革電力管制方式、電價形成方式,有序穩步推進改革等,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發。我國電力體制改革要確立改革理論指導體系,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力市場運營模式與電價機制,確立改革原則與目標,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等。
關鍵詞:國際;電力體制改革;經驗;啟發
一、國際電力體制改革概覽
1.英國電力改革
英國電力改革始于撒切爾政府時期。“改革前英國電力工業是按1957年的電力法,由國有化的中央電力局統管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發、輸和配電。其特點是集中、統一、壟斷和國有。”1983年《能源法》的頒布拉開了英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序幕,它允許非公企業加入電力行業, 國家電網可供多種所有制的電廠使用。地方電力公司可以進行電力分銷,允許它從私人電力公司購進電力。此后,英國再次修訂《電力法》,建立起電力產業管理體制新框架,電力產業進行了重新組合,將國家發電資產重組成三大電企:原子能電力公司、電力生產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將電力生產與電力傳輸獨立,把國家輸電資產歸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從宏觀上保障全國電網正常運行,并且調配全國電力。1988年,電力產業實行私有化。
2.美國電力體制改革
美國通過法律的形式相繼實行發電市場自由化,允許非公企業介入發電與電力市場,賦予電力企業同等進入輸電網的權利。為了更好地將電力行業引向市場化,美國在電力行業引入競爭機制, 建立市場化運營模式。發電領域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政策,許多獨立發電商得到迅猛發展;電網面向全員開放,電價實行競價上網;管理模式上打破壟斷經營,廢除垂直管理,實行發電與輸電業務獨立,輸、配電獨立管理,獨立結算;強化政府監管,“聯邦政府電力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制定電力工業法規并實行監督”。電力體制改革使美國電力行業得到健康發展,增強了國際競爭力。
3.歐盟電力體制改革
歐盟在1996 年要求成員國進行電力體制改革,“歐盟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目標是要建立競爭性和高效率的電力市場,確保歐洲的能源供應安全,提高歐盟電力和經濟總體的競爭力,提高消費者的福利水平,并形成歐洲統一電力市場。”德法等國相繼進行了電力機制改革。德國從1998年實行自由化改革,第一步卸下高價購買國產煤的經濟負擔,然后重組與出售電力相關產業,籌集資金用于電力體制改革,通過電力自由化改革有效緩解了德國居高不下的電價;法國在2000年進行電力體制改革,為了推動電力自由化改革,法國頒布了《電力市場自由化法》,打破法國電力壟斷體制。
4.日本電力體制改革
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日本的電力改革步伐進行得比較慢,于2003 年修訂《電力事業法》,提出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供電商,奠定了日本電力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從2004年開始相繼賦予用電大戶、小戶、居民用戶等自由選擇的權利。
二、國際電力體制改革經驗共性分析
1.從本國國情出發推行電力體制改革
國際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引入市場競爭模式,打破舊的壟斷模式。首先,各國尊重電力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只有尊重電力行業發展規律的改革才是富有實效的;其次,電力行業究竟該怎么改革,這決定于各國的電力行業發展現狀與具備的條件。上述各國國情不盡相同,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盲目的實行“拿來主義”,而是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國電力改革的道路。總之,任何一國電力體制改革都要從自身國情出發,在借鑒別國經驗時要充分考慮兩國間的差異性,汲取適合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
2.依法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綜合上述分析的幾個國家及國際上電力體制改革實踐,我們發現國際上電力體制改革首先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法律保障下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做到依法改革。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電力體制改革推進有了大方向,這有效消除改革隨意性帶來的資源浪費與負面影響,提升電力體制改革的成功率。所以電力體制改革必須法律先行,依法改革。
3.發揮政府對電力體制改革的引領與組織職能
國家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有效的引領與組織,政府是一個國家一切行為實施的引導者與組織者。縱觀國際電力體制改革,沒有一個國家的電力體制改革不是在政府的引領與組織下進行的。政府要在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進行宏觀謀劃,制定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案,落實改革具體環節。此外,大多數國家的電力行業涉及國家利益,由國家或地方政府部門壟斷經營,改革將觸及多方利益,它關乎著國家的發展與民生,所以只有在政府的引領與組織下,才能公平、有效地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讓全社會受益。
4.改革電力管制方式
電力管制是指政府部門對電力行業的控制,改革電力管制方式就是努力轉變政府對電力行業活動的管理方式。傳統的電力管制主要是由相關部委與各級政府機構構建的垂直壟斷模式,它對電力行業活動的管理具有范圍廣、低效、不公開等特點,這種管制方式只適用于國有電力壟斷經營時代;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人們越來越注意發揮市場經濟規律杠桿作用,要求努力轉變政府職能,國際電力體制改革注重將政府部門的壟斷經營轉向宏觀調控,對于行業發展的管制主要依靠經濟手段,政府的職能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和宏觀調控,相對傳統的管制方式,它體現出時代特點,具有高效、公開等特點,能夠充分調動電力企業的經營熱情,發揮電力企業的主觀能動性。
5.改革電力資源定價方式
電力行業要打破傳統壟斷局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改革電價是關鍵。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國家統一分配電力資源、輸送電力產品與籌集經費,電力資源價格主要決定于電力產品與電力服務所產生的直接成本,而電力基礎建設成本未能很好地得到體現,從而造成某些國家電力運營成本高于出售電力資源價格,電力行業負利潤運行,成為政府的包袱與負擔。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需要打破電力資源定價方式,各競爭電力企業根據市場經濟活動規律與用戶需求來確定電力資源價格,采用靈活的電價確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