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桂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小學體育作為教學大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教育學生自覺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可是,一直以來,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都令人堪憂,比如,有些教師只注重教動作,學生只是單純模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體育科學知識,對體育這門學科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從而與體育教學目的大相徑庭。
關鍵詞:小學體育;理論;教育
一、目前小學體育的教學現狀
目前很多小學都普遍存在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比如,有的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一兩個乒乓球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同時,地方對體育投入的資金有限,學校的活動器材不能得到及時地更新和維修,給體育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對體育教學資金投入的不足,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活動興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興趣不足,投入度、參與度不夠等現象。
二、解決辦法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談一下相關的解決策略:
1.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水平
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跟教師的水平有必然的聯系。如果教師理論知識不過關,教出的學生水平肯定不高。體育是多種學科統一起來的一門學科,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有過硬的體育理論知識,而且能夠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把體育知識教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學知識。所以,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該不斷學習理論學習、鉆研教學,一些條件好的學校應鼓勵并支持體育教師去其他學校參觀、學習,或者是參加相關培訓,從而能夠用最新的知識和最科學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這是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2.結合現實情況,靈活應用方法
不少小學生認為,“只要不生病,那就是身體好”“體育課其實作用不大”“穿著牛仔褲,照樣可以上體育課”“扭到腳了,稍微揉揉就行”等等,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這些情況,對癥下藥,告誡學生這種觀點對體育活動不僅沒有一點幫助,有時候反而會對自身身體造成傷害,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3.講授教學內容,保證學有所用
我國是一個世界體育強國,體育運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實,很多學生都想對自己最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因為這些運動項目已成為他們空余時間的重要娛樂項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并根據教學進度,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掌握理論和方法,而且還要給學生認真講解相關項目的知識,包括比賽規則、裁判方法等。這樣學生不但能夠參加比賽,而且他們還能向社會宣傳體育知識,促進我國全民體育活動的開展與普及。
4.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前應認真備課,教學過程中做到語言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多彩。充分利用體育運動既能夠鍛煉身體,又能夠磨煉意志的特點,加上強有力的實例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結合體育發展歷史,講解相關體育項目發展歷程,如,“籃球是如何產生的”“足球發展史”,還可以講授奧運會、亞運會簡況以及小型球類比賽的組織方法等,從而讓學生掌握更深入、更全面的體育知識。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明確的學習目的上體育課。
5.結合最新賽事,進行實踐教學
通常來說,理論教學都比較枯燥,教學效果不明顯,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對國內外重大比賽產生強烈興趣,因此,教師應及時了解這些比賽的進程及賽況,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激烈的比賽中,這樣,不但能增強他們對這些體育賽事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集體榮譽感等優秀品質。
6.完善考核制度,引起學生重視
學校應全力支持體育教師制訂相關體育理論考核,這樣才能全面并真實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更好地配合教與學。當然,體育考核并不像一般學科那樣,教師出一套試卷,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是把這種對基本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融入平常的教學中。例如,上籃球課時,可以抽查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并要求學生邊做動作邊講述相關動作要領,看其能否把理論運用于實際。此外,老師還可以適當布置課外作業,并要求學生上交,以此引起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重視。
總之,小學生體育理論課應該受到重視,因為這能提高小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修養及體育鍛煉意識,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一定會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雅歡.運動訓練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0.
[2]孫越.中國體育管理專業發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