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件被聽課的小事,卻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為它觸動了我的心靈。
記得那是我教一年級的時候。一天,學校領導告訴老師們第二天有區里的教研員來校調研聽課,讓大家精心地備備課。
第二天,我們班被抽中了,于是我上了一節語文課。來我班聽課的教研員只有一位。課上完了,領導通知我去會議室參加評課,我心里非常的忐忑。因為一節課下來我感覺效果并不好,自己備課不夠精心充分,又有一點兒緊張,最主要還是能力有限,總感覺課上得夠不上精彩。而且,在課堂上,我有意無意地觀察到教研員一臉的嚴肅,沒有流露出任何的喜悅和欣賞。“這下要丟大臉了。”當想到教研員可能會對我的課大批特批,學校也會因此而顏面掃盡,我的心情特別的低落。所以,坐在會議室的椅子上,我低著頭、紅著臉,就像個犯錯的孩子,等待著接受“審判”。
評課開始了,教研員先讓我說說自己的想法。雖然課沒上好,但我不能在這個環節再丟臉,于是,努力地把我關于課的思考全盤托出。接下來教研員評課。出乎意料的是,這位教研員在評課時一改聽課時的嚴肅,態度是那樣謙和。他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對我的批評一發不可收拾,而是對我的課自然而然地表示著欣賞,然后又特別恰當地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議。整個過程多數是真誠的鼓勵和贊許,對存在的問題只是點到為止,語氣委婉讓我很容易接受,而且也讓我感受到這是一種真誠也是真正的幫助。最觸動我的是他在最后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想到在農村、在山區的老師也能上出這么精彩的課,我覺得陳老師真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老師!”
我是一個善于反省的人。回想這件事,它真正觸動了我的心靈。其實,我感覺,我上的這節課有漏洞,夠不上精彩,但卻得到了教研員的贊許。這給了我極大的信心,讓我沒有感到自卑,讓我覺得自己還有上升空間。我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做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我知道自己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知識水平亟待提高,所以假期里我利用大量的時間讀書、學習、思考、寫作。我想,只要有信心,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就離成功又近了一大步。從這位教研員的身上,我更好地理解了“寬容”的含義。作為一名班主任,這也讓我想到了我對學生的教育。對待孩子們,我一直信奉“嚴師出高徒”,所以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嚴厲面孔。在教高年級時,孩子們犯了一點兒小錯誤,我都要把他們叫到辦公室,進行嚴厲批評,絕對不允許第二次發生。但久而久之,學生們離我的距離越來越遠,很少有人對我說實話,而且也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不犯錯,反而是犯錯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學生甚至和我對著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親愛的朋友,請記住,學生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因為在要摘掉這朵花時,不可抖掉那閃耀著小太陽的透明露珠。”現在我教的是低年級學生,我那一副冷面孔,一個大嗓門,一堆批評語,嚇哭了孩子,不知不覺中傷害著學生那脆弱的自尊心,我是多么自責呀。所以,對待學生,我們一定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惡語相加,即使那是善意的,也不如真誠地贊許和鼓勵對學生有更大的激勵作用。“責人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一味挑剔、苛責,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
我想,多年以后,這次被聽課的具體內容和過程我可能記不清了,但這位教研員的寬容,會始終激勵我向著一個優秀教師的目標邁進,這件事的觸動會藏在我的心靈深處,使我永遠銘記。
(作者單位: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