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六個方面談對新課改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教學手段;師生關系;學習方式;教學目標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發展的今天,一名優秀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優化設計,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角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作為自己的立足點,并開展以三維目標為中心的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活動,從而適應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的需要。為此,我正在進行教學理論上的實踐和探索。我的認識分為以下幾點:
一、課件是教學手段
什么是課件?課件是怎么操作的?課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諸多問題,一言以蔽之,課件是教學手段。近年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社會生活和學習帶來時尚,提供快捷便利。課件是信息的載體,課件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德育工作者充分發揮時效性、實用性和欣賞性,采用三維模板,融文本、圖像、聲音和動漫為一體。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結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力求創建有利于新課程目標整體性實現的新課堂。
二、展示是要求,互動是關鍵
生活即學習。因此,生活是我們展示自己的平臺,是互動的起點。這也是語文教學之大觀。能不能、會不會把枯燥乏味的書屋變成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璀璨星空,由“要我學”到“我要學”關鍵是看我們的教育者能不能、會不會創設一個供一切人主動參與的學習情景、活動情境、互動的空間。課堂是什么?課堂是師生教學相長,寓教于樂的地方,是教師因材施教、言傳身教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課堂實踐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一些體驗與交流,更多一些自主與合作,展示師生的風采,從而真正讓我們的課堂鮮活起來。如此一來,我們相信我們的教學已經成功了。我們確實是需要在這個方面發現問題,通過分析,然后找到方法解決。畢竟它是師生教與學過程的綜合表現,也是教學活動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以建立尊重、贊賞的新型師生關系為核心
與傳統的師生關系相比,新型師生關系是尊重與贊賞的,是民主性、多樣性、科學性的統一,是走近生活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互相尊重的,包括尊重師生雙方的人格、知識和習慣,正因為學生尊師重教,所以教師才能更容易樹立威信。課程方面導與學的選擇、扶與放的尺度、分與合的取舍等等依托于教師的贊揚與欣賞的程度。對積極表現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每位學生采取欣賞的態度;給予全體學生更多的表揚而不是批評,毋庸置疑,這樣的課堂是值得學習和予以肯定的。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失于此,今天我想又得于此。我們的事業是民族振興的事業,我們對明天多一份關懷,對社會多一份擔當,對他人多一份責任,我想教育現代化一定會蓬勃發展,會成為教育家園里一處亮點。
四、以每位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科學發展為標識
教育從全人教育到終身教育經歷了近三個世紀的時間,發展至今,教育更好地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我國教育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而促使人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衡量學生個性是否得到了發展,主要看其個人是否健康、安全發展,個性和諧發展。我們教育每位學生全面發展,僅就其個性發展來講,這顯然是不能夠的,也不能構成教育者彼此之間的共識。
五、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根本任務
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根本任務是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也是新課改的核心任務。主張“勤于動手,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也就是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即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和啟發式教育教學方式的精神風貌,這樣徹底地和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區別開來。為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全心全意服務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三維教學目標,情感目標是歸宿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一次有益的人生啟發或感悟,比做千千萬萬道應用題更直接有用。眾人皆知,教書育人的深刻道理。我們關注學生身心成長比關注任何其他都盡心盡力的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想盡一切辦法培養學生語感、美感、樂感、情感,所謂情感陶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規范。三維目標教學的確立,讓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沉浸在輕松愉快歡樂幸福的氛圍中。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將以情感目標作為歸宿。這就促進教育教學井然有序,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在教學過程中整合資源,立足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積極研究,合理使用教材,創設情境、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著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既豐富了知識,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勢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河南省信陽固始縣張廣廟鎮龍井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