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技術課是向學生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主要課程,是普通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學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勞技課;情趣;創設
勞技課并不納入升學考試范圍,這就使得學校、家長和社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在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也就有許多難以讓人滿意的地方,給勞技教學的正常展開帶來了許多困難。
針對勞技課的現狀,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點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挖掘教材內涵創設情境,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同學生情感意向的共同點,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和動機,發展其對創造充滿熱情并穩定持久的創造個性。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學會觀察,豐富想象,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的欲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在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享受快樂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一、勞技課的地位和現狀
勞動技術課是向學生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主要課程,是普通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開設勞動技術課,是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由于勞技課并不納入升學考試范圍,這就使得學校、家長和社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此還導致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如上課使用的工作臺、教室、制作材料、實驗操作基地等,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因為以上原因,學生從思想上也就不能像對待主科那樣重視勞技課了。他們在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也就有許多難以讓人滿意的地方。以上情況都給勞技教學的正常有效展開帶來了許多困難。
二、勞技教學的對策——根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
針對勞技課的現狀,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點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一方面小學生好奇心強,接受教育具有主動性和可塑性,但缺乏完全獨立學習的能力,始終離不開教師的指引。而情境教學形式生動活潑,靈活多樣,這樣就便于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中。另一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在課程導入上下工夫,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教材上來。
三、勞技課怎樣實施情境教學
挖掘教材內涵創設情境,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同學生情感意向的共同點,探索使教師、學生、教材之間情感融為一體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和動機,發展其穩定持久的創造個性。
1.創設媒體情境
在勞技課中科學地選擇電教媒體,并進行最佳組合,可以達到聲、形、色并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節約時間,加大課堂容量,拓寬知識視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教學《快樂的小鳥》,上課一開始,教師可以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小燕子》,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課。當學生聽到這熟悉的音樂時都抬起頭,面帶微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的還小聲跟唱,注意力很快被吸引過來,為后面的新課教學做好了準備。
2.創設游戲或競賽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可以使學生發現問題,使他們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比如,組織學生來一次競賽,在教學《快樂的小鳥》時可以讓學生在速度、美觀、遵守紀律等方面展開競賽,等最后再來評價,這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創設“質疑”活動情境
目的是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并教會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究問題的精神。比如,教學《購買蔬菜》,就某位同學在買菜之前能計劃用錢發表自由的看法,看那樣做到底能否完成自己的采購計劃。學生想到了很多種情況,辯論的時候還能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思維活躍,氣氛活躍。
4.創設交流活動情境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加強信息流通量,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不斷發展。其中包括:師生交流合作,生生交流合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啟發,拓寬思路,發揮思維的“共振效應”。比如,在《快樂的小鳥》評價環節,可以讓學生交流對別人作品的評價和對其他同學的看法。這樣不僅吸引了注意力,而且也培養了觀察力,為找出別的小組的缺點,學生都睜大眼睛尋找,積極發言,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5.創設想象活動情境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展想象力的因素,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比如《十五巧板》一課,當學生做好了剪切粘貼后,可以鼓勵學生組合出各種不同的組合圖案;再如教學《快樂小鳥》時,可以鼓勵學生說說小鳥在哪里飛行?它們在說什么——這些都是學生很感興趣的內容。
6.創設示范活動情境
創造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示范是促使學生創造的動力,啟動創新教學,發展學生創造個性要在教師示范上下工夫。因此,在教學三年級的《剪紙》一課時,課前,教師先做好一組剪紙帶進課堂,就會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調動他們的創作積極性。此外,對學生有困難的制作,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必要的示范,教師的示范為學生今后的創造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7.新課結束設置拓展情境
當一節課結束時,可以播放一首和本課內容有關系的音樂或歌曲,教師和學生共同演唱或收聽,讓學生的精神得到調節和陶冶,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對勞技課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適當準備一兩個技術拓展的題目,利用課件留給學生,既為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提高,又為下節課的內容涂上一層神奇的色彩,促進學生去思考、去研究,盼望著下一節課的到來。
綜上所述,學生對勞技課產生興趣,勞技教學才會更富有詩意,也許這樣的勞技教學對他們的影響更長遠更深刻。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葛塘小學)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