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多年的教學心得,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與大家作深入探討,以期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示范作用
一、創設情境,渲染朗讀氣氛
葉圣陶先生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要為學生創設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把死板的文字變為鮮活的具體形象,讓學生由原來的旁觀者轉變成參與其中的當局者,去接觸和感知課文中提到的事物,這樣學生在朗讀時就會帶有豐富的感情,并且能夠做到入情入境了。比如,在教第22課《鯨》時,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鯨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這樣學生在閱讀時,感情色彩就十分到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二、利用角色扮演,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較強,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親身體驗書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以此來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這樣學生讀起來不僅繪聲繪色,聽眾們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讓學生朗讀《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時,我讓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小青蛙和小鳥,讓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學生也分別讀出了小青蛙自以為是、愚鈍和小鳥講道理、著急的語氣,在下面聽的學生情緒也受到了感染。所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朗讀,不僅能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也加深了小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傳統朗讀方法所達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發揮教師示范作用,指導學生朗讀
小學生年齡小,沒有過多的朗讀經驗。所以,在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時,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親身示范作用,用我們的耐心去指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使他們的朗讀能力在此過程中逐漸得到提高。比如,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必須讀準字音,分清多音字以及輕音、兒化音等,還有詞跟詞中間、句跟句之間的停頓等。當然,我們必須明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只是起到了一個示范的作用,必須讓學生親自朗讀,并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不當之處進行糾正和指導,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我們的指導過程中得到完善與提高。
以上是我個人對如何培養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幾點看法與建議,在這里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當然,培養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不斷對我們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以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的朗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為他們以后在高年級的語文朗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貴州省石阡縣坪地場鄉汪河小學)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