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提出了轉變教師角色的理念,在小學教學中徹底摒棄單純傳授知識的做法,運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法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才能真正落實這一觀念。從三個方面:用新穎的導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新舊知識聯系幫助學生掌握新知;精心設計練習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闡述了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更新自身教育觀念,切實轉變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數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學這一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呢?
一、用新穎的導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穎的、富有吸引力的導課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充滿興趣,整節課都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勢,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課環節的:請同學們找一找我們身邊的圓形,看誰找得多。學生的興趣高漲,他們紛紛找出自己見過的圓形圖案,有的說車輪是圓形的,有的說學校里的花壇是圓形的,還有的說教室墻上的鐘表是圓形的……教師總結:圓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圓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意愿得以被激發,整節課效果良好。
二、新舊知識聯系幫助學生掌握新知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要想學生掌握好新知識,必須引導學生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數學是具有廣泛應用的抽象學科,要想學生學得好,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精心設計組織課堂,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手段解決問題,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在教師創設的數學情境當中帶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是生活的再現。
三、精心設計練習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要想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及時地鞏固練習必不可少。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出與所學知識緊密聯系的練習性作業,讓學生在聯系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設計練習時要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的練習空間。還要注意練習的開放性與兼容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率,教師必須準確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郭思樂,喻偉.數學思維教育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古陂中心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