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積極倡導,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探索能力的教學方法,逐漸得到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在闡述情境教學內涵和作用的基礎上,對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情境教學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教師運用各種手段精心設計富有感情色彩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在這一特定情境下認識和接受所學知識。由于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在小學數學中引入情境教學,將枯燥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
一、創設“生活式”教學情境
小學生認識事物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個過程,
而數學注重邏輯和規律,容易挫傷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果創設一個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便于學生理解數學問題。如,在進行加法計算時,引入超市購物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幫忙算賬。生活式情境教學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創設“懸念式”教學情境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懸念式的新穎疑問,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隨便說出一個數,教師馬上就可以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這樣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老師不用計算就能迅速作出判斷,老師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學生就會帶著這種疑問,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對新知的探求中。
三、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小學生對故事、游戲等有趣好玩的事情感興趣,教師可以嘗試將教材內容加工成小故事和小游戲,牽引著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在玩樂的愉悅氛圍中學到知識。同時還可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引入競賽情境,分組或分隊進行算數接龍等,從而使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和理解所學內容,并在愉悅的學習狀態下積極探索。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注意觀察生活和學生喜好,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使學生真正熱愛數學,喜歡數學。
參考文獻:
韓國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1(39).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環嶺鄉中心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