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現代教學理念;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新課標四大理念之一。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無可厚非那是傳統教學逐漸在向現代教學方式轉變。但許多教師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個理念的內涵,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些偏見。我個人對這一概念是這么理解的:
1.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激發自己的思維并相互進行交流,把小組中的不同思路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優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
方式。
2.我個人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為學生營造一種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做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寬松,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并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既然合作非常有必要,如何讓合作有實效性是每位廣大教師深思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幾點思考:(1)合作學習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一節課四十分鐘,不是每時每刻都適合合作,也不是每個問題都有合作學習的價值。毫無疑問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一個有點難度的問題,學生都面面相覷時,可以采取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同時也是開放性問題,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生討論時才能各抒己見,眾說紛紜。但是,一些答案固定的,非常容易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是沒有什么價值的。(2)全面考慮影響小組合作的因素。一旦決定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解決問題,教師應當考慮如何正確分組才有利于學習問題的解決。(3)要注重合作的實效性。許多教師認為,公開教學沒有合作學習是不完整的,這樣就出現了流于形式的硬塞現象。教師凸顯體現新形勢下課改特點,隨便拿出一個問題作為合作學習,教師便放手不管。一開始學生覺得合作很好奇,會隨意說說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也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可能會造成不愿意開口的局面,這樣的盲目設計教學環節,有悖于教學目的,浪費了時間,給課堂教學增加了負擔。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圍繞問題,大膽思考,你一言我一語的合理分析,教師也要適時點撥,正確引導,最后小組成員間認真分析與綜合,才能得出問題的答案,合作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促成教學任務的順利
完成。
現代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一定要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應當在正確理解合作學習真正內涵的基礎上,大膽靈活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康市唐江鎮平田片木塘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