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形式進行探討,力求促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會寫,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能力;仿寫
“讀”和“寫”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如何有效結合二者,以讀促寫,在閱讀教學中既能夠讓學生把握文本內容,感悟文本主旨,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又讓學生關注領悟文本中遣詞造句的特點、作用和效果,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不僅會寫,而且寫得更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讀寫結合之“補白”運用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取的文章是具有一定審美特征的語言,文章在進行表達的時候,往往留下很多“空白”,然而這些空白或是不確定處,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的獨具匠心,是作者故意省略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空白處進行補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文本,更是學生與作者心理共鳴的一種體驗。
補白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類型:(1)文間補白,一般是在文章的內部,針對一個標點、一個詞語等進行合理的想象,對敘述的跳躍點進行合理的補充;(2)結尾續白,對文章進行續寫,主要是讓學生根據文本的內容,設置懸念,進行拓展續寫,通過續寫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二、讀寫結合之“仿寫”運用
“仿”是學生由“讀”到“寫”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規范學生語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進行寫作的重要鋪墊。可以說仿寫是讀、寫結合中最基本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模仿,促使閱讀和寫作充分結合起來。依葫蘆畫瓢可以說是小學生的本能,他們最善于模仿,而小學生的作文最開始就是從模仿開始的,然后才開始創造,對照范文,在“仿”中習作,在“仿”中求異。
仿寫一般分為兩大類:(1)內容仿寫,這種仿寫是在文本的啟發下,用一些新的形式去寫一些與文本內容相關的作文。如,把文言文寫成對話形式的劇本,不僅增強了趣味性,更有創造性,通過仿寫,可以加深學生對寫作內容的理解,在仿寫中吸取營養,提高對原文的認識;(2)形式上的仿寫,這種仿寫是一種技能性的寫作,它涉及了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知識,形式仿寫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閱讀能力,更有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可以說仿寫是小學階段讀寫的一種主要手段,雖然會出現“千篇一律”,也并不是壞事,當學生掌握了寫作規律,有了“一律”才能獲得今后的“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潘大敏.讀寫結合:小學語文亟待關注的話題[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13(08).
(作者單位 安徽省明光市新生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