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一直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在新課改的形勢下,作為學校教研室,要積極推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注重用新的理念精心打造精品課例,提升授課水平。同時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關鍵詞:課堂教學;務實;精致;互動;快樂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否成功,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的好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理念去審視、去思考。“實效”是課堂的生命,沒有“實效”的課堂是失敗的教育。因此我們必須以“實效”為主導,扎扎實實地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服務,為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服務。
一、加強“前置備課后置習題”,實現務實的課堂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教師精心的備課,而目前新教材知識面非常廣,安排的教學課時又有限,教師對教材的合理取舍和對知識重、難點的有效控制,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因此,課堂要想上出活力,功夫必須用在備課上。(1)要加強個人的個性化備課,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認真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方法,特別是整個教學過程,更要精雕細琢,形成富有創新性、實效性的課例。(2)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強化集體備課,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科學的研討論證。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優勢,采用QQ的集體備課形式。每個年級建立各自的年級QQ群,由主備教師做群主,將寫好的教案傳到網上,同年級的教師在群里互動評論,對課的設計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建議,最后由主備教師根據教師的評論整理討論情況,然后再上傳與大家共享。這樣,讓教師共同切磋教育教學技巧,從而實現充分高效的
備課。
重視后置性練習。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授課完成后可以精心編制適合學生的達標訓練題,題目要依據學生實際進行分層設計,讓優秀的學生可以“吃得好”,學習一般的學生能夠“吃得飽”。練習的設計可以由易到難,由點到面,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后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如,學習了《桂林山水》一課,可以分層設計以下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2)搜集有關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感受其中的魅力;(3)仿照文中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寫一段話。通過后置習題,讓教師的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
二、大力開展課堂研討活動,實現精致的課堂
精心組織教師實施課例打磨。磨課是教師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和集體的智慧,對教案進行反復推敲,最后生成優秀課例的過程。磨課時教師必須心中有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充分的分析,分析學生現有知識水平怎么樣,理解能力如何,才能制訂出恰當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打磨時,教學的每個環節、每個技巧都應反復斟酌,確定出最佳的方法,同時要充分利用磨課的時間,把自己平時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虛心聽取他人意見,補己之短,并積極反思教法是否恰當,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突出,學習效果是否明顯,讓磨課有一個思考沉淀的過程,真正做到在反思中提高。磨課的過程是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成長的過程,也是收獲幸福的過程,有了這種體驗,課堂就會變得有滋有味,學生才會學得扎實。
積極實施教師達標課、公開示范課等有效途徑,不斷優化教師的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課堂達標活動,是促使教師提升授課質量的基本途徑。凡是課堂教學達到一級水平的,為優質課,達到二級水平的為合格課;凡是不達標的必須停課進行教育學習,經過一段時間,本人提出申請后,再對其進行聽評,合格者再恢復其上課權,這樣,教師的課堂質量意識就會不斷提高。積極開展教師互聽互評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老師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缺失。在評課時,首先要肯定教學的成功之處,使教師體驗到付出勞動的愉悅。然后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談出自己的看法,哪個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內容需要突出,使教師明確改進的方向,找到提升的切入點,經過大家齊心協力、精雕細刻,課堂就會迸射出動人的色彩,煥發出精致美麗的火花。
三、重視師生雙邊為“主”,建設互動的課堂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思維火花相互碰撞、情感傳遞與交流的場所,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注入了課堂的生命,凸顯了共享智慧的意義和價值。
1.以教師為主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同航船的舵手,去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探求。教師要精講點撥,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啟發學生怎樣去思考,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積淀的過程。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建立開放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感悟、體驗和表達。教師的主導作用更主要的是在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技能,比如,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樣去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等,教師的導學落實好了,學生自然就會學有成效。
2.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是學習的主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得好,他們就能主動地探究新知識。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成為主角,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交流,鼓勵他們大膽地創新,發表獨特的見解。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自我成長提高的過程。“學貴有疑”,課堂上,首先要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找出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再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創設出學生學習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積極地調動起來,教學效果就會達到事半功倍。
四、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實現快樂的課堂
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心態環境,以情動情,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學生之間有著不同的差異,教師要面帶微笑,始終以飽滿的感情賞識學生。面對學生的正確回答,要給予積極的評價,激發學生自我思考的成就感;當學生回答問題有錯誤時,不能譏笑或呵斥,教師應先肯定“你能積極思考,勇于回答問題,老師很高興”,然后再引導學生如何去思考問題,這樣適時的激勵,學生自信心就會增強,學習就會慢慢進步。
2.每堂課要設計幾個有價值的問題
有價值的問題能為整堂課“提綱挈領”,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詹天佑》一文時,讓學生圍繞“詹天佑是怎樣克服困難修筑京張鐵路的?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愛國的工程師?”這兩個問題去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對詹天佑有一個清晰深刻的認識,感受到他那為祖國榮譽而忘我工作的品質,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創建自由、平等、愉悅的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交流對話,共同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成為學生眼中可愛的大朋友,師生之間平等相待了,學生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去談想法、談感受。同時,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也拓寬了自己的學習思路,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微.解密高效課堂.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07.
[2]黃昭明,戴禮章.走向高效課堂.山東文藝出版社,2013-01.
(作者單位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中心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