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和樂趣是一對孿生的姐妹,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源泉。有了興趣就自然也有了樂趣。師者要引導學生,把學生帶進快樂的學習港灣,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產生了厭倦,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是一種折磨。與其讓學生搖頭晃腦地去死記硬背,不如口、耳、腦、神相結合,要傳神,達到思想和精神的愉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真正地喜歡。學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就會熱情高漲,興致勃勃。例如,“誦讀與積累”中有“振臂一呼”這個詞,我是這樣
做的。
師:在這里“振臂一呼”是用來形容誰的?
生:形容鄭和的。
師:“呼”什么意思?
生:呼喊。
師:此時,鄭和在呼喊什么?
生:啟航!
師:誰來表演一下,呼喊的鄭和是怎樣的?
生:(表演,大聲呼喊“啟航”!)
師:好,非常有氣勢,聲音很大!但是還要進一步加強!
生:表情應該嚴肅,鄭和在下達命令,不要嬉皮笑臉的。
師:好,你表演一下。
生:(表演,認真嚴肅大聲呼喊:“起航”!)
生:還缺少動作。
師:設想非常巧妙,你來試試!
生:(表演,作振臂狀,神態嚴峻地大聲喊:“起航”!)
師:同學們,你看我這樣行嗎?(左右振動手臂)
生:不行,因為指揮大船前進。您得向前揮手。
生:不振臂,因為一點兒氣勢都沒有,不能鼓舞勢氣。
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隨著教師的思路活起來了,加上肢體的表演,學生就像看電影似的,也當了一回小“演員”。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真是過了一把癮。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每一名學生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就由被動的教師教,變為學生的自主去學。如,在講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練習三的“誦讀與積累”中,“振臂一呼”這一詞時我也曾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過講解,也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效果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是大相徑庭的。
記得一次在教學語文生字“苦”字時,我給學生出了個謎語:“提起舊社會,兩眼淚淋淋,全家十口人,只有草蓋身。”然后板書生字“苦”進行講解:草字頭下面是“十”字,下面是“口”字,從而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上的教育,知道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發掘一個人潛能的最好工具,是法寶、是良藥。多年的教學我深深地認識到:要想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更好地學好各科文化知識,只有抓住了這個法寶,學生在學習上才有動力,才有用不完的勁兒。所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一定要牢記: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參考文獻:
肖瓊.淺析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6).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蘇公坨學校)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