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述了有效教學設計的條件及方式。
關鍵詞:教學設計;目標;教學過程
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達到高效的前提。一位數(shù)學教師如果有了有效的教學設計,那么他的課堂一定是有序、有法、深入淺出的,這樣的課堂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便不是空談了。因此,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應是我們教師的課前必修,這是讓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的有效保障。
一、有效教學設計的條件
1.必須體現(xiàn)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內容應詳略結合,有個人特色。
2.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完備。如何導入、如何教與學、如何反饋、如何鞏固,這些在教學設計中都要明確且具有可操作性。導入合理,善于吸引學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必須呈現(xiàn)教材的重點內容,呈現(xiàn)方式要科學、分層、有針對性。呈現(xiàn)形式要深入淺出,有邏輯性。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4.教學思路必須清晰、流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恰當合理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活潑多樣地呈現(xiàn)教學內容、情境等。
二、如何設計出有效的教學設計
1.抓準目標
(1)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初步設置教學目標。如,設計《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師首先要熟悉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各學段目標,這是教學設計目標的指導。從知識技能、教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四個方面綜合設計教學目標。因此,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設置為:①經歷觀察、實驗、操作,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②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運用,并嘗試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深入了解學生,適當調整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計還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對象、認知水平的不同做適當?shù)恼{整。不同的學生認知層次不一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有效認知方式,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找準學生的難點,才能照顧到所有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數(shù)學思考方面的目標也需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而調整。
(3)深入鉆研教材,科學確立教學目標。教材是教學的指導,是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路線圖”,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中每一個內容編排的意圖及其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前后邏輯。
2.科學設計教學過程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充分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這就要求我們要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特別是那些學困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因此,備課中既要考慮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如何教,又要考慮學生如何學,既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作者單位 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