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師生間互動及心靈交流的平臺,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一項教學活動。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創建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數學;創建;快樂課堂
根據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即“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反思教學過程,更新教學理念,探究教學策略,創建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讓快樂走進數學課堂。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快樂數學教學實施的前提和基礎。當師生關系融洽時,學生對教師的感情會融入該教師所教的學科中去,會自然而然地愛屋及烏。“親其師,信其道”,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用一顆真誠、熱情的心去關懷每一個學生,用幽默的話語、親切和藹的態度、樂觀包容的心態帶給學生家的感覺,提高其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努力讓課堂活躍起來,構建和諧、融洽、平等、親近的師生關系。
二、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
快樂的教學環境需要成功的情境導入,這需要教師把握最佳時機,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狀態。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可以用有趣的兒童故事、真實的生活體驗等進行情境導入。
例如,在進行《6的乘法口訣》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用有趣的故事情境進行導入,如小兔子摘蘿卜的故事。小兔子勤勞能干,在森林里種了很多蘿卜,它的蘿卜豐收了,可以摘了,小兔子的菜園一排可以種6個蘿卜,然后引出課堂學習的內容——6的乘法口訣。由于故事生動有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需要明確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知識的一個輸出管道和引導者。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機械被動,學生的主動性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弱。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主體的錯誤觀點,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行適當的動手操作,鼓舞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當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時,其求知欲會促使學生迫切地尋求學習的內容和探索事物的奧妙。
如,在進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的認識》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利用相關圖形的學習器具進行拼圖的游戲,引導學生進行機器人、兔子、房子等圖案的拼接組合,并讓學生進行交流,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提高他們對學習的求知欲,提高其學習興趣。
四、用激勵性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需要通過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才能得到很好的成長。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年齡特點、行為習慣、知識水平等方面的了解,設計相關問題,并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在課后做出激勵性的評價,激起其為了得到教師肯定和贊揚而進行的努力和對學習知識的興趣。這樣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展示,并取得不同方面的成功,增強自己對學習的自信心。避免學生對教學失去信心,甚至出現厭學心理的狀況發生。
總之,讓快樂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新課程對教學的相關要求。讓學生在快樂、輕松、融洽的教學環境中健康成長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參考文獻:
[1]彭麟.淺談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快樂課堂[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1(10):45-46.
[2]陸書環,傅海倫.數學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南宅實驗學校)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