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因其能以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為依據,符合小學生的發展規律,讓其充分通過相關情境自主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教學效率
為了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情境教學來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與過程,加強教學語言的趣味化,通過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進行參與和親身實踐,從而達成情境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的情境實踐,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與文學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聯系實際生活,再現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強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把課文中所描述的事物與學生的社會生活相結合,緊密與生活中的場景相聯系,來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對生活中的各種小物品加以運用,讓其成為課堂數學的有用道具,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邊的事物,認真體驗現實生活,并運用語文知識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進行解釋及描述,提高其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加強其自主學習,不斷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例如,在教學《珍珠鳥》時,就著重對珍珠鳥的有關描寫細節進行剖析,激起學生對現實中鳥的特征、動作、鳴叫的聯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到課本中描寫的手法與技巧,讓學生更加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語文知識快速地融入現實,讓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可以快速地運用到實踐,感受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借助插圖情境,再現課文內容
借助課文中的插圖可以再現文章的情境。小學語文課文中往往配上插圖或掛圖、剪貼畫等,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再現了課文情境。教師借助圖畫再現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感性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了“一圖勝千言”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小小的船》時,就三次運用了插圖。把教室進行布置,以藍色畫紙作藍天,先后出示圓月與新月。教師再用語言進行描述:“哪些同學喜歡看月亮?你們能看見嗎?有時候月亮是圓的,有時候是半圓的。這是什么樣的月亮?課文中的小朋友看著彎彎的月兒為什么說它像小船?而不說像香蕉或者鐮刀呢?他究竟想做什么?那么你們看著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玩玩?你看著這彎彎的月兒,你覺得它多像一只小船呀!現在你們聽著琴聲,身體也可以隨著音樂輕輕地搖擺,你可以瞇上眼睛慢慢地想象?!边@樣,在指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結合教師啟發性的描述,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
三、開展對話交流,感受文章意境美
語言意境其實就是一種需要參與進去一同進行構造的意境創設方式,請你一同進入到它所要展現的視角。通過與你直接構建的一問一答,來來往往的對話,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是因為師生之間的對話感知活動,學生總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意境。語文這門學科是非常奇妙的,它不同于其他的學科,不是教師單方面進行教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語文學科在教學中往往需要不斷地進行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它很容易讓師生之間產生共振和諧,師生之間的對話一般都呈現一種真誠同等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學生自然容易放松下來,與教師一起進入文本的研討中。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就用多媒體播放輕音樂,讓學生細細地、慢慢地讀出課文。眼前仿佛出現那“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假如我們現在就身處桂林山水之間,眼前是一片綠色,湖水是綠色的,四周都是綠色的,我們乘著小舟在這湖面上前行。在這種聯想情境的通感下,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
四、聯系課文內容,創設表演情境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愿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排演課本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好機會。只要學生大膽參與,就一定會給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自編自組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并在排演本劇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成功學習的快樂。例如,課文《負荊請罪》講述了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廉頗與藺相如因為爭奪功勞的大小而水火不容、矛盾重重。那么后來他們為什么會成為親密無間朋友呢?教學中,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后,就讓學生自由的組合,并合作制作一些表演道具,來表演一下課本劇。在表演時,學生抓住了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與神態,淋漓盡致地把廉頗的愧疚、痛改前非、爽直磊落,還有藺相如的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性格特點與精神品質表現出來了,也把演出推向了高潮,全體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的精彩表演贏得了所有同學熱烈的掌聲。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總之,通過運用鮮明的圖畫、形象的表演、繪聲繪色的語言、多媒體動畫視頻等,就能創設靈活多樣、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李俊敏.淺探小學語文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改革[J].教學研究,2012(9).
[2]秦興志.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討[J].學科教育,2013(4).
[3]梁端水.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情景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石集實驗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