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是從生活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各種渠道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那么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培養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搜集需要的資料,一方面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學生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也能養成敏感的信息意識,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
關鍵詞:綜合實踐;收集;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3~9年級和普通高中階段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同學科課程相輔相成,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更關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及由此產生的豐富多彩、生動鮮活的體驗。
小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是從生活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各種渠道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那么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培養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搜集需要的資料,一方面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孩子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也能養成敏感的信息意識、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
一、資料收集途徑多元化
曾經看過一本名叫《素質教育在美國》的書,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美國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懂得去什么地方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并能把有用的資料通過各種方式應用于自己的需要。但在中國,很多成年人至今不知道怎樣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料,這讓作為教育者的我大為驚嘆。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就指導學生學會了各種搜集資料的方法,為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基本素質。
1.利用網絡資源
因特網具有極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它正逐步成為我們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根據課題,以問題為中心,以任務來驅動,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網站資源,指導學生在網絡教室進行開放式的學習,讓學生遨游網絡,擷取相關信息,學生積極上網,圍繞學習內容主動收集和利用信息,將不僅有助于學習研究,而且有助于學生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的真偽,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等。學生通過檢索、閱讀、思考、討論、自主探索以增長知識和能力,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體驗與感受。
如,在“春天,我們放風箏去”這一活動中,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風箏的圖片,絢麗斑斕的畫面讓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風箏最早是由誰發明的?風箏的歷史有哪些?風箏之最有哪些?風箏世家有哪些……學生興趣盎然,迫切地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于是我就順勢引導學生運用網絡技術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答案。學生可以通過雅虎、百度等搜索引擎自主收集問題答案。
2.利用圖書館資源
學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是很豐富的,不但館藏數量大,而且每年還要新購大批的圖書資料,但是這些圖書資料名目繁多,又分為多個書庫,以至孩子不知如何下手進行圖書資料的檢索,甚至有的學生花了大量時間,還找不到要借閱的圖書。對此,我和圖書館的教師溝通協調,對孩子進行圖書館有關知識的介紹,介紹圖書館概況和參觀各個書庫,同時介紹各書庫的功能、分類。學生學會了借閱圖書后,就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在圖書館里根據需要快速地進行資料的擷取。
3.設計調查問卷
調查研究是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方式,如何進行問卷設計是關鍵。如,在開展“我的零花錢”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時,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了調查問卷的一般格式,它通常由卷首語、指導語、主體、結束語等部分組成。卷首語包括自我介紹、調查目的、回收問卷的時間及方式,接著讓學生明確了調查問卷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要想得到預期的效果,一定要根據活動主題需要調查的問題精心設計問卷內容,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得到更多有研究價值的資料。
二、資料分類方法合理化
資料的整理是從調查階段過渡到研究階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調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步驟,直接關系到資料分析和研究結論的可信性與準確性。因此,科學地、合理地整理資料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經過自身實踐活動與摸索,我認為實施資料整理選擇分類標準是關鍵。事實證明,目標明確、計劃合理更便于順利地開展活動并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整理資料前,應制訂出一個資料整理的綱要,而選擇分類的標準是重中之重。如,在整理“小學生近視情況調查”的資料,從資料的形式可以分為: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從資料的內容可以分為:近視的成因、近視的危害、預防近視的措施。課堂上我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獨特的劃分見解,學生集合共同智慧分析、評價了兩種劃分標準的利與弊。最后,經學生的共同討論,大家都認為從資料的形式來劃分更好,更便于資料的分類。
和其他學科相比,綜合實踐活動更重視學生的自身體驗。而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生建立豐富體驗的過程。想想,在活動中敲打鍵盤,看著屏幕上自己需要的大頁大頁的資料出現時,學生是怎樣喜悅的臉龐;調查近視眼小組到高年級的班上請陌生的學生完成調查表時,如何漲紅了臉,鼓足了勁……這些,都讓學生對活動本身,對搜集資料的過程,對這樣的學習方式充滿了好奇心和挑戰性,而這些比教師反復的叮囑更能激起他們學習的信心。
搜集整理資料是研究過程的主體,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保證,是學習的一種基本技能。對于學生來說,更是終身受用的本領,學生也能真正從學習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郭元祥,伍香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2]鐘啟泉,崔允漷,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1.
[3]張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戚墅堰東方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