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話題都不陌生,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創設“四境”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更好。
關鍵詞:數學;創設情境;學習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可見,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摘蘋果》一課,先呈現前一部分的情境圖,學生很容易收集到了淘氣摘了17個蘋果和笑笑摘了38個這兩條信息,老師:淘氣和笑笑準備了一個大箱子,想把摘下來的這些蘋果裝到箱子里帶回去分給好朋友吃。接著設計一個箱子的動畫飛入,這時老師又提出問題:現在你又發現了什么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這里運用動畫創設的問題情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發現了數學問題。
二、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故事感興趣,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通過創設故事情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教二年級《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課,老師先講一個小故事: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只熱心的長頸鹿,冬天到了他決定要為小鳥們建造漂亮的小房子,可是他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去幫它解決嗎?這時老師出示情境圖展示引導學生思考有42塊木板,造每間房子用7塊,可以造幾間房子?學生在聽故事中,學習興趣濃厚,他們認真地收集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這里故事情境的創設就恰到好處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日常的生活中蘊含了許多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他們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老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前觀察一下小區里或者超市門口車位的形狀,上課時,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發現有的車位的形狀有的是長方形的,有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面積學生會求出來,平行四邊形車位的面積怎么求呢?這樣就引導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逐步將問題轉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
四、創設圖像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圖像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二年級上冊《乘法的應用》一課,老師先出示整幅情境圖,學生觀察收集信息,再由整體到部分,呈現小猴子端著松果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有多少個松果?怎么列算式?3、6分別表示什么?再呈現小猴子捧著桃子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有多少個松果?3、6分別表示什么?這樣,在圖像的情境中,學生體會到同一算式3×6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作者單位 遼寧省莊河市黑島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