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一二年級學生的階段目標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約1600個,會寫800個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提出“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p>
關鍵詞:激發興趣;識字寫字;培養習慣
一、變換形式,貫穿“趣”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課標在階段目標中對識字這樣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低年級學生注意力薄弱,無意注意占主要優勢,一味地機械識字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充分培養學生濃厚的識字
樂趣。
2.方法多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愉快輕松地識字呢?這里簡單介紹猜謎的識字方法。
教師根據字形特點創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例如,“一口咬掉牛尾”是“告”,“大口和小口一起回家”是“回”字,“十張口,早就有”是“古”字,“一只手遮著眼”是“看”字,“人在云上走”是“會”字。而且,我還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想,和同學合作或者獨自創編字謎,讓大家來猜。當學生看到同學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謎都會開心地大笑,因為他感受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一種學習的樂趣。
3.拓展資源,多一些渠道學識字
學生的識字教學很難通過40分鐘的課堂教學來完成任務,所以建議大家要多渠道的開發識字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充分利用課內外的一切資源幫助學生識字。例如,發動家長寫一些器具名稱的卡名,貼在相應的實物上,讓學生進行實物識字;收集學生吃零食的包裝,認識包裝袋上的漢字;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將自己在課外看電視,看課外書時認識的字教會全班同學;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開發識字課件……這些都是很好的識字方式,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識字效果。
二、浸潤文化,滲透“理”
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孕育出來的文化根基很深厚,讓學生能從每一個漢字的背后理解更多的歷史故事,這不僅可以增長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種下一棵智慧的種子,讓我們的學生從小了解中華文化,學好中華漢字。如,漢字是表意文字,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筆畫簡單的圖形記號來代替語言中的一個詞。字的形體結構和造字時的本義或常用義是一致的,對于象形字的教學我們可以充分運用象形字還保留實物形態表示意思的特點,用圖示法和比較法講解字義鞏固字形,達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的教學
目的。
三、重視寫字,體現“美”
寫字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又一個重點。低年級的寫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指導學生寫字要有一個這樣的過程:觀察—講解—示范—練寫—批改—講評—書寫—展示。
1.根據年段特點有的放矢指導寫字
漢字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漢字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深具美感。漢字教學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水平的重要途徑。
2.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闭_的書寫姿勢要求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寫字時要求身正、肩平、足安。我們在平日的作業和練習中,提醒學生盡可能少用橡皮,要求學生看準了再下筆,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并要反復抓,抓反復。平時寫字要做到“練字先練姿勢”,務求形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朱家瓏.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03.
[2]蘇金祿.識字教學的新探索.小學教學參考,2009(03).
[3]何鳳娟.創新識字教學四法.江西教育論叢,2007(02).
[4]李梵.漢字的故事.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08.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九?。?/p>
?誗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