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有7年教學經驗的心理工作者,無論遇到怎樣特殊的孩子,我都能用一顆平常的心態來應對,直到我遇到他,一個可憐的孩子,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同情。而我和他之間,也只有那兩次短暫的交談,之后就再沒見過……
他原來是一位天真無慮、活潑調皮的男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都十分疼愛他,每天都在快樂地成長。直到一年前的某一天家里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他的命運就此改變。某一天,他的爸爸錯手殺死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動手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爸爸追悔莫及,主動投案自首,于是被公安機關羈押了。在一天內,爸爸、媽媽這兩個最親的人突然消失在他的生命當中。他惶恐,他無助,他想要爸爸媽媽。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告訴他爸爸媽媽去了哪里。家里的其他親人擔心孩子太小接受不了現實,于是選擇用隱瞞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發生那件事后,孩子住進了叔叔的家,自此和叔叔一家生活在一起。多少次,孩子哭著找爸爸媽媽;多少次,孩子夜晚害怕得睡不著覺,我們都記不清了,叔叔也記不清了。叔叔非常憐愛這個孩子,希望自此以后自己能充當起一個父親的角色來愛他,照顧他,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孤立無助的孩子在絕望時只有緊緊地拉著叔叔的手不放,叔叔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當他晚上害怕睡不著時,唯一能找的就是他的叔叔。當他不開心難過時,唯一擁他入懷的,也只有他的叔叔……
時間就這樣慢慢地流逝,孩子漸漸地不再哭著找爸爸媽媽了,開始了正常的玩耍,放暑假時每天玩到日落西山都不肯回家吃飯,叔叔也就以為這件事已經過去了。
九月份到了,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回到學校后,整日無精打采的,上課期間經常趴在桌子上睡覺,課間也不和同學玩耍,只是站在一個角落用空洞的眼神看著同學玩,假期時表現出來的那種快樂完全消失了。開學一個多月后,某一天,孩子因為發燒不來上學了。病好后上學不到幾天,又再請假。然后是請完一天繼續請一天,一天又一
天……也許是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叔叔他們終于不再捂著這件事,而是和老師們和盤托出,到此,學校終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于是,拯救孩子的行動開始了。
幫助孩子的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學校、老師和社工,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想辦法幫助孩子。老師們一次又一次地往孩子家里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叔叔也是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來學校和老師們溝通。可是,就算叔叔和老師們費盡唇舌,可是孩子就是鐵了心不來上學。孩子說學校沒他的朋友,只有轉學,他才愿意繼續上學,要不他就一輩子待在家里。
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里,叔叔在極度無奈之下,決定幫他轉學了。而那孩子也再沒有來過學校。
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孩子最后一次來學校剛好是我上他班心理課,我第一次認認真真地看到這個孩子,他是那么的瘦小,那么的柔弱。他的微笑本是那么的天真,可是看著卻讓人有股落淚的沖動。很想緊緊將他擁入懷抱,告訴他,不用害怕……
孩子轉學了,轉去一個新的環境,會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雖然事情對我們來說已經告一段落了,可是我卻好長一段時間陷在這件事里不能自拔,傷心、焦慮的情緒一直抽離不了。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遭遇人生如此巨變,他內心的情緒是怎樣的,他惶恐和無助的程度我們無法想象和體會,因為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當孩子在黑暗的世界里彷徨無助時,沒有一個人為他點亮一盞光明的燈。這一年多他是怎么度過的,他的人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歷練,我們也無法想象。在事情剛發生時,大人們的出發點是為孩子考慮,但實際上卻讓我們錯過了危機干預的最佳時機。現在當叔叔再問他想爸媽時,孩子沉默了,不出聲了。他為什么不出聲?他真的是不想父母了嗎?他內心渴望再見到父母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回答不出。但是只要反問我們自己,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塘廈第三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