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新教材對教師教學策略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合格的建設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教師應該做到的是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要從傳授、繼承已有知識為中心的傳統觀念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現代教育。
關鍵詞:創新思維;教學策略;教育觀念;標新立異
新課程理念提倡的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則要求教師將自己的創造個性滲透于研討教材的過程中,涌動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
一、教師應該做到的是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
我們要從傳授、繼承已有知識為中心的傳統觀念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現代教育。作為教師,我們要從心底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努力形成以主動參與、積極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創造為基本學習方式的新型教學過程,為學生將來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二、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1.引導學生質疑,多問幾個“為什么”
教師要隨時誘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即便學生所提的一些問題不太“靠譜”也沒關系,因為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絕佳機會。教師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偶爾允許自己有“不懂”的問題,要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民主性,他們才會大膽地質疑和創新。創新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對教師不迷信、不盲從,對學習內容不唯書,只唯實。通過教育,使學生敢想、善思、有識,并敢于“標新立異”,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不是一批批“木偶”。
2.教給學生創新學習的方法
教給學生方法就是交給了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交給了捕獲獵物的獵槍,交給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有了這些工具,就可以自己去索取金山,捕獲獵物,攝取知識,他們將會有取之不盡的財富,用之不竭的源泉。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創造,而不是一種沿襲。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的語文課一直教得很好,就是因為他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否則,既當校長,又當班主任,還是兩個班語文老師的他,利用外出講學余下的時間給學生上課,怎會取得如此好的教學成績呢?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新教材對教師教學策略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合格的建設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讓我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祖國多培養一批批富有創造性的人才而努力吧。
(作者單位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