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之一,它可以向學生傳授簡單的美術基礎和造型技能,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學生的審美情趣、愛國主義情感。因此,培養小學生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職責。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的一種趨向性的心理特征。當學生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學習,這就為創新思維提供了基礎。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就要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帶著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去學習美術,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場所中學習,增加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那么在興趣高漲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會像洪水一樣源源流出。
二、營造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家表明,學生在沒有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心情舒暢的情況下,想象力、注意力等心理活動都處于積極的狀況中,非常容易產生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的、自由的學習環境,廣泛的接納學生的興趣,并支持他們的發展,使學生感覺學習只是一種娛樂。例如,在學習《愉快的課間活動》時,教師組織學生集體玩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雖然是在上課,但卻讓學生感覺像在課間一樣自由的玩耍,消除學生對課堂的那種壓迫感,使學生自由的發揮,根據自己的想象來完成美術學習任務。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更有利于學生做出大膽的設想,激發創新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美術教育的本身在于創造,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小學美術教育應該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創新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打破固定的教學模式,善于創造情景,使學生融入其中,并組織創造性的活動,抓住有力的契機,使學生創意出新。例如,在教學《小鳥的世界》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很好地了解小鳥與大自然的關系,可以帶學生到樹林里去感受,使學生身臨其境以此來活躍思維、激發興趣,從而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都比較靈活,只要教師善于培養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并創造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美術中展現自我個性,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陳潔.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1).
[2]姚愛華.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1(10).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華縣金鉬集團寺坪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