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很多教師對小學生英語的教育還停留在老套死板的記單詞、背課文上,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好奇心、動力,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不是來源于英語語言本身,更多的來自于英語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徹底從內心喜歡上英語,充滿好奇心地去學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手段;激發興趣
隨著英語在全國的普及,對小學生英語教育也有了相對的要求。小學生的年齡段在5~12歲左右,其特點為:好動,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塑性強,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倘若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會蕩然無存。
一、分析目前小學英語教育
目前,學校安排的英語課時相對較少,英語課之間的間隔相對過大,加上班級人數多,往往使教師的教學重點僅僅側重于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學習方式。每個學生的基礎是相同的,這給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加之家長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一致,有的家長積極地讓孩子參加英語培訓班,所以這些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而另一部分家長放任自流,學生是首次接觸英語,對基本的英語知識也不熟悉,只能從頭開始學英語,因此,造成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這種差異給教師的教學計劃制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據數據顯示:現階段在小學中擔任英語教師的大多數并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的,一部分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在接受短期的英語培訓后,從事小學英語的教學,他們對兒童的心理特點了解較少,所以很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愛學英語的興趣。
二、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是獲得優質課堂的保障,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氣氛。而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是大大利于學生興趣培養的,會讓學生精神飽滿、開朗興奮,從而相互感染,良性循環。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鼓勵學生每一次的成果、成功,使學生增強信心,從而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學好英語奠定基礎。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使用風趣幽默和充滿懸念的語調、語言,或者配合面部、手勢動作進行教學。這樣能抓住學生吸引力,使課堂輕松愉悅。從而使學生自主自愿投入英語的學習中去,并敢于用英語發言,使其產生學習英語和才華展示的積極性。如,我們現用的新標準英語大部分涉及學生身邊的生活以及自然常識等。這些內容本身已經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的錄音也多伴有模擬動物的叫聲等,這些都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育手段靈活個性
(1)教師要學會隨機應變。所謂“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刪除添補,可以把一些內容提前或者推后。例如,在第一堂英語課上,可以不要急著要學生記單詞、學句子,反之,把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這一環節提前,從而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學英語是如此的有趣。(2)教師可做適當的動靜結合。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標準在哪里?是不是說學生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地聽教師講課,英語課堂本應當氣氛活躍,但是教師應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能動能靜”。“動”就是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大聲回答,小組討論時要積極;但是一旦教師開始進入講課,就要求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保持安靜,做好認真聽課的準備。(3)發揮幽默。生活離不開幽默,英語的學習更離不開幽默。教師運用一些幽默方式會令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在教學“thirsty,water,sour,yukky”這幾個單詞時,可請學生上臺表演,“有一天,我們班的小明同學回家以后,感到特別的thirsty,于是他去找water,可惜water已經沒了,這時小明發現家里廚房里還有一小瓶的“water”,他一拿起來就喝,哇,so yukky,原來他喝的是味道很sour的醋。這時班里哄堂大笑,學生不知不覺已將單詞意思銘記,甚至無需教師強調。(4)動作演示。在教學單詞或句子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比如,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調動學生的興趣。
目前,小學生最需要的是興趣、知識和能力,也是英語教師所追求的。無論如何,教師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奇心,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潘蘭香.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
[2]張之建.中小學教學小百科[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