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改步伐的逐漸加快,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斷發展完善。為了保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學校和教師一定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眾所周知,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能力培養的核心,其關鍵之處就在于“數形結合”的應用,目前的數學知識大多包含幾何內容,因此,學會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就顯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小學生;數形結合;應用研究;對策
所謂“數形結合”就是指通過數據與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把抽象的數量關系變得具體,從而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讓人通過圖形直觀地發現數學中的奧秘,從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在所有的數學方法中,“數形結合”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主要解題手
段,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地解決問題,節約時間,還能夠讓他們更加直觀深刻地看到圖形與數據之間的關聯,實現知識的遷
移。小學生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在數學教學的開始就采用數、圖、形相結合的手段,并把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
據調查了解到,很多小學生一提到數學就頭疼,在學習中很難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學習,對數學這門學科缺乏進一步研究的興趣,課堂學習效率低下。想要弄明白問題的主要成因,并提高小學數形結合的教學實踐,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就一定要理解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小學生的理解力有限,接受能力差。小學生的發育還沒有成型,成長經歷比較少,知識的積累還不夠,再加上數學知識與其他科目相比更加抽象難懂。因此,在遇到復雜問題的時候,即便有教師進行講解,也很難弄清楚其中的道理,無法完全掌握和接受。(2)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發育完全,抽象思維尚未顯現。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對邏輯性的要求,它更加強調分析和綜合能力,要善于運用推理解決問題。但是小學生還在逐步走向思維的成型階段,對很多邏輯復雜的知識還不能完全理解,無法做到數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思維特點,想要保證學生對知識的良好掌握,就一定要加強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提高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就一定先要讓他們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小學生剛步入學校的大門,對很多事情還有好奇心理,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這樣的心理,把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化、形象化,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從而實現課堂的順利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乘法有關計算的時候,就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手法,把知識變得富有樂趣。
例,如果粉刷工人每小時粉刷墻面的■,那么■小時刷了多少呢?在學習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長方形圖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把這張長方形的紙當做墻面,把其進行5等分涂出它的■。
■
然后再對其進行4等分,并涂上漂亮的顏色,從而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圖片上一小格陰影即為答案■,進而得出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自信心。在這之后,教師再拋出類似的問題,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或畫圖,找出答案,再加以理論的灌輸,進而實現知識的遷移。
1.把數形結合思想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連
隨著小學教學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教育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背幾個數學公式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能夠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解決實際問題。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加以生活化的應用,并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使其更加真實具體。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除法的時候就可以把學生實際當中的例子引入進來,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小剛在上學的路上■小時走了2千米,小麗■小時則走了■千米,那么小剛平均每小時走多遠呢?小剛和小麗誰走得快一些呢?
根據這樣的實際例子,可以引發小學生的思考,使其了解到數學知識與自身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2.利用道具實現數形結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如今,科學和技術飛速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除了計算機、大屏幕等新型手段的應用,教師還可以適當地結合教學道具或實際物品,從而增強課堂的活躍度,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氛圍,有效地做到數形結合。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引入碗、盤子等圓形道具,先讓學生產生直觀的印象,之后在大屏幕或黑板上畫出一個圓,再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加以講解,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如圖所示,就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圓,并學習圓的內部特征。
■ d=2r→r=d÷2
3.利用線段圖實現數形結合的教學
小學數學與初、高中數學知識相比,還沒有那么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圖形也沒有那么多種類,數形結合中的“形”大多是線段。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轉換,把一些應用題呈現在簡單的線段圖形上,從而做到數形結合,減小教學難度。例如,由于年齡的差異,人心臟跳動的次數會不停改變,青少年心跳每分鐘75次,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比青少年多■,那么嬰兒每分鐘心跳多少次呢?
■
有圖片數據就可以清晰直觀地得出答案75+75×■=135(次)
4.利用列表法實現數形結合
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最注重能力培養和思維擴散的教學內容就應該是廣角擴散法,這也是小學課本中比較難理解的知識。為了保證學生知識的擴散和思維的遷移,教師一定要利用好列表圖形法,從而實現數形的結合。
總之,數形結合思想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對策,在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形結合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改進傳統的教學手段,才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未來數學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艷,張倉女,王愛英.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科學導報:教育論壇,2013(13).
[2]鐘國霞.數無形時少直覺 形少數時難入微: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2(06).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古竹中心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