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去學習古詩詞,了解我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繼承古人的文化寶貴經驗,同時,還要學習借鑒古人那種偉大的詩風,從中得到美的享受。要研究學習古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研究
新編課本入選了很多故事,還安排了大量的課外閱讀古詩篇目,為我們傳承古代文化,研究古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去學習古詩詞,了解我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繼承古人的文化寶貴經驗。同時,還要學習借鑒古人那種偉大的詩風,從中得到美的享受。要研究學習古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對這一問題的嘗試。
一、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在古詩詞教學中充分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就可以使教和學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果就會隨之得到大幅度提高。老師要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讓學生去畫畫,根據詩歌的描述來畫畫;還可以配上音樂,營造音樂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舉行各種賽詩、寫詩的活動,激發他們喜歡詩歌的興趣。在誦讀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習慣的欲望,將每天的堅持轉變為良好的誦讀習慣。還有美化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比如可以在班級教室里張貼一下古詩的書畫,在班級的黑板報上更換一下古詩,等等。“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二、鼓勵學生去誦讀
古詩歌具有較強的韻律,節奏感強,賦予節奏感和意境美,誦讀起來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去誦讀,通過讀提高他們的語感能力,可以用各種朗讀的方式進行,比如,朗讀、默讀、范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分小組讀、配備音樂讀、背誦……在讀中去理解詞義、詩句,通過誦讀領會詩歌的意境,在讀中去感悟詩歌的意義和主旨,在讀中去總結詩歌的藝術特色。通過誦讀和理解使學生達到和作者的思想共鳴,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如,在執教《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我就告訴孩子們拿著折扇,漫步吟詩,再加上一首悠揚的古箏伴奏,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詩歌的美妙境界之中了,于是享受到了那殷殷離別之意。
三、讓學生了解詩歌表現手法
學生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鑒賞詩歌。因此,有必要向學生介紹一下表現手法。比如,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象征和托物言志、襯托和反襯與對比、動靜結合與虛實相生、用典故、比喻等。
總之,古詩歌教學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并且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探討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學習好古詩歌。只要我們教師能夠逐漸培養起學生學詩詞的興趣,就定會將詩詞課上得興趣盎然、有滋有味、搖曳多姿。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展現古詩詞教學無與倫比的獨特魅力和豐富內涵,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思考,呼喚著我們每一位教師去創新!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