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實驗是科學課程學習的重要一環,對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問題;對策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實驗的目的、計劃不強,尤其是對于實驗的做法、原理等不感興趣,比起這些他們更享受爭先恐后摸一摸器材的新奇
感,因而在實驗課中常常存在看似熱鬧,但在小組報告時,學生對于實驗要解決的問題、實驗步驟等仍然一片茫然的問題。新課程提出了合作學習這一概念,將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任務。但是實際實驗時,往往難以做到人人參與和有序操作,小學生競爭意識較為強烈,容易出現爭著做,或者由外向型性格的學生一手包辦的情況,不能確保小組內每一成員都能掌握
實驗。
二、小學科學實驗室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探究過程
教師首先應在實驗進行前對于本實驗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難點等進行篩選概括,然后將這些內容積極滲透到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具體做法上,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幫助學生理順實驗目標、實驗步驟,實驗在進行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指導,給予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機會,順勢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科學實驗中,不應過多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的正誤、數量,更為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提出問題的數量和問題的價值。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應給予正確答案,可以通過實驗或者提問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以便發現學生更多的想法,使他們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科學素養。
2.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實驗和生活事物間的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學生到校園、觀察園或者大自然中實驗、觀察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事物的生長和彼此間的聯系,形成從生活的平常事件中思考的良好習慣。《科學》課程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學生身邊的科學、生活的環境、常見的事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多引申這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充滿科學,而我們所做的實驗就是在研究這些生活現象,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信心。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將溫度計、種子、電路串聯并聯等相關器材帶到課堂外,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實驗,提高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充分關注學生的思維、心理特點,對于學生在探究中所得的收獲及時給予指導和肯定,以達到學生愿意去做、主動去做的目的,為以后從事進一步的科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第三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