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已久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仍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面對語文課堂中影響有效教學的諸多問題,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認真思考,更要明白有效教學課堂是兼顧知識傳授、情感交流、智慧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策略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熱愛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設計都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巧妙設計學習的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點,抓住學生渴求知識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針對學生愛聽故事,喜歡游戲的特點,創設故事情境、游戲情境、兒歌情境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因為自制力差、活潑好動等特點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覺,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使學生學到知識。
二、關注漢語拼音的教學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的重要工具,可以說學好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是基礎,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有的學生bdpq分不清楚,還有的學生只會讀,不會認,對于拼音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當教師具體指某個拼音的發音時,學生卻不認識,在教學中,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會學生發音方法,然后把拼音教學和生活中相關的事物結合起來,形象化地進行記憶,在此教學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耐心是指當學生學不會時要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掌握,細心是要仔細觀察學生,看學生是否在濫竽充數,是否有眼高手低的現象,確保漢語拼音教學的扎實有效,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三、多媒體與學生思維能力訓練進行有效融合
信息技術提供的多媒體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可以深遠的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廣泛的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生信息意識的形成,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學生提煉、加工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將大量超鏈接運用在課件中,能加強學生思維的擴散性以及邏輯性的訓練。
比如,在對《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進行講解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到這種創新的過程,將他們對創新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師可以通過課件進行這項實驗的展示,對于當時的情景學生都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在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將思維的火花碰撞出來,還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增加提問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課堂提問中,就可根據學生的階段特點,注意提問內容的新穎、有趣,讓學生聽后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思考,并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就一些學生熟悉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變換提問形式和提問內容,讓學生對熟知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時,可以這樣提問的:“誰是森林之王?那你們見過老虎和狐貍嗎?它們分別靠吃什么生存呢?假如它們在一起誰更厲害呢?”不用問,當然是老虎更厲害。“但是,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老虎怕狐貍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是不是想迫不及待的聽到呢?那請打開課本《狐假虎威》。這樣,教師的提問不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激起了學生思維內部的矛盾,學生學習更加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課改的逐步開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任務也越來越艱巨。不論是高年級學生還是低年級學生,都需要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授之以漁,不斷接受新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思考,以身作則,不斷創新,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王素娟.低年級語文教學如何寓教于樂[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城關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