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大”報告中提到,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幼兒期是人生創新精神培養的最佳時期,幼兒創新教育是一個挖掘潛能的過程,教師要了解處于特殊年齡階段幼兒的特殊性及其創造力的特點,確立一種幼兒創造觀。善于發現,積極引導,注重探索,真誠呵護,讓幼兒內在的創造沖動釋放出來。
關鍵詞:幼兒創新教育;創新精神;創造能力
幼兒期是人生創新精神培養的最佳時期,幼兒的創新精神就其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而言,僅僅處于啟蒙階段。
在創新教育中,多年來,有的教師存在一些誤區。如,片面強調求異思維,教師提出任何一個問題,讓幼兒從事任何一項活動,都要求幼兒做到“和別人不一樣”。只要幼兒進行了創造,“與別人不一樣”就行,教師會表揚鼓勵。如一樣,教師一般反應平淡。因此,在幼兒出于引起他人注意和教師表揚的目的而作出某種“別出心裁”的舉動時,教師雖然有時能意識到這些舉動有點不妥,但往往會淡化處理,因為教師擔心正面的教育處理可能會傷害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還有一種則是片面地追求創造結果。如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在某個教育活動環節讓幼兒“發揮創造性”,讓幼兒“隨便做”要“與別人不一樣”,但當幼兒冷不防提出一個很有創意的觀點和想法時,教師往往毫無思想準備不予理睬,甚至無情地加以批評、否定、制止。陶行知先生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但教師往往忽視甚至抹殺幼兒這種無處不在的創造性,片面地追求創造結果,不僅增加幼兒的負擔,而且隔斷了幼兒創造與鮮活的生活實踐、生動的教育過程之間的聯系,錯失了它們為幼兒創造提供的契機。
幼兒創新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幼兒內隱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個性等。幼兒創新教育是一個挖掘潛能的過程,教師如何挖掘,讓幼兒內在的創造沖動釋放出來呢?我想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為培養幼兒創新精神,著力營造寬松、愉快的生活氛圍
良好的生活環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潑、樂觀、心情舒暢。孩子容易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探索精神。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此,首先我們要克服自己的權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好朋友。走近孩子,蹲下來,多聽孩子的建議,多問孩子的意愿,虛心向孩子學習,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于孩子的奇思異想,要給予重視和引導,千萬別按成人的思維方式來要求孩子,要鼓勵孩子大膽地去想去做大人們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
二、為增強幼兒創新意識,精心呵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
具有好奇心是幼兒期的年齡特點之一,它表現為兒童對不了解的事物所產生的一種新奇感和興奮感。如,聽到外面鑼鼓響了,總想跑出去看看,看見教師手里的手偶,總想去摸摸,聽到有聲音的玩具,總想看看哪兒出聲。而且還頻繁地提出各種問題,我們應熱情耐心地對待孩子的提問,絕不能不耐煩地說:“去去去,真麻煩。”或很神秘地說:“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這樣會使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新鮮感慢慢減少,創造的熱情也隨之降低。另外,我們也可以經常向孩子提出種種他們能夠接受的問題,讓幼兒借助動作和思維去操作材料和環境,通過不斷的思考、探索、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將好奇心上升為求知欲,因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促使幼兒產生創造的興趣。
三、為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積極提供各種操作的機會
對于有些問題可以有多種答案,那種不依常規,尋求異變,有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就稱為發散性思維。具有這種思維能力的人,他的思維活力經常處于十分活躍、十分開闊的狀態。能沿著各種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和提出新穎的見解,這是影響一個人創造力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我們要在一日生活和各領域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擴散性思維的機會。如,可以在美術活動訓練“添畫”、在科學領域中圖形想象等。
四、為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能力,有意創設富有挑戰的游戲活動
對孩子來說,游戲不僅是娛樂,而且還是學習。孩子往往通過游戲來對現實生活進行創造性的反映。游戲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促進幼兒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語言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孩子制作的玩具盡管很簡陋,卻是他們的發明創造。同時我們要對孩子們的游戲進行間接、側面的指導,充分調動孩子在游戲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當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要馬上告訴他們現成的解決方法,而應該用提問、啟發和建議等方法,或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難的物質條件,引導和幫助幼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充滿樂趣、充滿挑戰的游戲活動過程不僅是幼兒舒展動作,釋放精力,獲得并體驗成功的自我滿足過程,更是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孕育和引發的過程。
五、為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注重創新教育中的個體差異性
對于某個個體來說,撇開簡單模仿,能把兩根鞋帶第一次系在一起就是創新,能把某塊積木想象成樓房、汽車就是創新。然而對他人或對某一個群體來說,或許這些游戲不再新鮮,而這些“創造”已經沒有價值。但如果因此而忽視或抹殺個體的創意,那將是對個體創新精神萌芽的無情摧殘。同樣,如果我們對個體的獨特創意不及時發現、鼓勵或不加珍惜甚至鄙視的話,這對個體的創新精神培養也是無益的。
總之,教師要了解處于特殊年齡階段幼兒的特殊性及其創造力的特點,確立一種幼兒創造觀。善于發現,積極引導,注重探索,真誠呵護,幼兒的“創造性”這顆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陳立川.淺析創新教育的幾點嘗試[J].學周刊,2011(05).
(作者單位 清徐縣級機關職工幼兒園)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