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教學質量的追求從學業發展到全面發展,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追求子女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隨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寄宿制學校”在素質教育的社會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由于家長工作繁忙而無暇監管孩子學習和生活,孩子在校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但學生在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開展“英語學習”,成為教師值得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寄宿制小學;英語口語;自主學習
一、寄宿生在校英語口語學習的現狀
筆者在××寄宿制小學低段一、二年級展開調研及思考。該校開設上海版牛津英語課程,班級英語周課時三節。低段學生的口語學習處在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更應注意其口語能力的培養。但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這樣的現象,寄宿生班級學生在交際活動中,有的學生心里想得挺不錯,但一遇到口語表達,就抓耳撓腮,表達不完整。筆者將原因歸類如下:
1.英語學習時間的局限性
寄宿生從周一到周五在校學習,雖然在校時間跨度很大,可是英語周課時只有三節,除了課堂的英語學習時間,寄宿學生沒有其他時間進行英語學習。相比走讀學生,他們能在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后由家長監督聽、讀英語,做到每天有學必聽讀。而該校低段一、二年級寄宿生,他們尤其需要針對性的、持之以恒的聽磁帶(光盤)、讀課文的時間。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
一、二年級學生都是學齡初期的兒童,英語對于他們是一門陌生的語言,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校時筆者發現很少有寄宿生能主動拿起英語書讀。
3.學生家庭因素
學生選擇寄宿的原因大部分是父母工作繁忙,無法抽出空閑的時間指導孩子學習,因此將孩子寄宿在校學習是他們最佳的辦法。但很多家長很難彌補周六和周日的空白,學生周末在家多由家中長輩照料,他們缺乏對孩子的監督和指導。
4.缺乏濃厚的英語氛圍
寄宿生除了在學校開設的英語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比較少,
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是學生有效、主動學習的關鍵之一。
二、針對上述問題的策略初探
1.以學定教,指導寄宿生掌握正確的聽、說、讀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語用能力。
(1)培養學生“認真聽”
因為與牛津英語配套的語音材料是磁帶,學生在校很難完成“聽”的任務,筆者設計以下活動,幫助學生“認真聽”。
①硬件配置
在校園里設置“英語充電站”,即掛式學習機,學生只需戴上耳機便可聽到課文內容,彌補了學生課外聽力的空白。
②教師指導學生認真聽教師(示范)發音,聽清后再模仿
③“空中英語”廣播
寄宿生每日起床時,便是輕松愉快的英語時間。廣播內容形式應多樣化,如課內溫故、課外拓展、英語歌曲欣賞等。通過廣播,學生不僅擴充了知識面,還提高了英語“聽”的能力。
(2)培養學生“大膽說”
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積極開展任務型合作活動。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與同桌、小組合作會話與表演,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定期對優秀同桌和小組進行表彰,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
2.培養寄宿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激勵寄宿生互相學習與幫助
(1)開展“英語小能手”幫扶活動
在小學英語低段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關鍵。班級可以英語會話、歌曲、童謠等各種形式定期開展“英語小能手”評選活動,激發學生的英語積極性。同時,將“小能手”與班級后進生進行“一對一”結對,可利用晚上寢室自由時間幫助后進生掌握英語知識,培養寄宿生互幫互助的精神,教師可階段性地對“最佳拍檔”進行表彰。
(2)開展“每日五分鐘”活動
每日早自習利用五分鐘時間由“英語小能手”帶領班級學生進行跟讀、自由會話等,小能手的作用旨在于激勵更多學生投入英語學習,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
由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因此,可通過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第二課堂英語活動,來補充課堂英語的教學,促進教學活力。例如,“空中英語”晨間廣播、英語會話比賽、英語歌曲比賽等。第二課堂活動更具靈活性、開放性、綜合性、興趣性,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英語聽、說、讀能力,從而提高了口語交際水平。
英語口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口語教學是關鍵。對于低年段的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聽、讀、說習慣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反思并不斷改進和完善實踐研究,開展最為有效的口語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馮穎妍.小學英語口語有效教學設計研究[D].廣州大學,2012.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甌江小學)
?誗編輯 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