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備好“讀”,語文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
關鍵詞:“備讀”;理解;傳情;入境
教學時只有將學生的情感完全調動起來,與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在朗讀時才能真正到位,才能真正理解透徹。能否達到這個目標,關鍵是備“讀”。
一、備“讀”巧理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備課時通過反復深入的細讀、精讀,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三打白骨精》一文中,白骨精的“搖身三變”“用法術脫身”等招數,充分表現了白骨精的詭計多端;孫悟空的“劈臉一棒”“掄棒就打”,用詞恰當、確切,非常吻合文中人物當時的心理。寫“三變”“三打”,卻能讓讀者絲毫沒有重復的感覺,被緊張的情節吸引,被孫悟空除惡務盡的勇氣和決心,棒打妖精的機智勇敢所打動。只有在備課時細細地“品”,才能深入理解,才能有利于教學。
二、備“讀”能傳情
“讀”備得充分,就能懂得作者的情感意圖,才能在范讀時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真實的再現,而且為深一層的發揮創造提供了可能。
如,《草原》一文第一段的教學,有一個學生說:“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作者觀察得多細致啊,我仿佛眼前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駿馬和大牛一會兒悠然吃草,一會兒靜立不動,多像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駿馬和大牛真的會回味嗎?”我因勢利導地問。學生紛紛舉手發言,作者采用了擬人的寫法,充分表現了草原美景帶給人和動物的感官享受。通過品讀,學生走進了文章,走進了作者的心靈,理解了作者對草原美景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三、備“讀”易入境
備“讀”充分,會將學生帶入優美的環境中,給學生美的享受、美的感染。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電轟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這段話生動地寫出了這株柳樹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復蘇”“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的運用非常貼切,形象地寫出了柳樹歷經磨難,與惡劣環境頑強抗爭,終于成為一方壯麗景觀的動人情景,讓人為之贊嘆。教師有聲有色的范讀后,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細細體會,自然而然就能體會到作者對這株柳樹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總之,備好“讀”,語文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駕嶺中心學校)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