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寓價值觀教育于教材、教學活動、實踐體驗之中以及師生共同維護價值觀教育。通過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情感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英語教學;價值觀;滲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要注重優(yōu)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變化,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利用專業(yè)知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之際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從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為帶有穩(wěn)定的傾向性。價值觀是人用于區(qū)別好壞、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將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過程方法三維教學目標統(tǒng)一于一體,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施教的教育新理念,那么該如何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滲透呢?
一、寓價值觀教育于教材之中
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學內容。教師通過研讀教材、梳理各單元知識點、建立各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進行相同年級不同版本教材的對比等,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如,在北京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10課授課時,通過觀察圖片學生得知盡管外面下雨,但是Lingling非常開心,因為她可以穿她的新雨衣,由此教師問學生:Are you happy if it’s rainy outside?很多學生回答No.原因是他們不能去外面玩。教師認為此時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好時機,因此教師馬上給學生展示了很多關于天氣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種類的天氣,意在向學生滲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什么樣的天氣我們都要經歷,So we should love our nature.(我們要熱愛大自然)。通過這樣的教育,很多學生頻頻點頭,這時當教師再問What kind of weather do you like?有的學生回答I like a windy day.I like a snowy day.等。這樣,學生既鞏固了所學內容,又受到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價值觀教育。
二、寓價值觀教育于教學活動之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讓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同時把握情感品質的內化力量,讓他們在語言的天空中感受純我本色。北京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下冊)教材主要以節(jié)日為主要教學內容,每個月通過學習不同的節(jié)日,如Teachers’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 New Years’ Day, Mother’s Day等,然后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情感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進行三年級下冊Mother’s Day授課前,我進行了課前調研,通過對全班學生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學生準備送媽媽什么禮物時,全班有55.88%的學生表示送自制賀卡能夠表達他們對母親的熱愛,因此我就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制作賀卡這個環(huán)節(jié),PPT展示一些祝福的話語供學生挑選,背景音樂為Mom,I love you!全班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制作賀卡的工具,在課上為媽媽制作賀卡,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展示賀卡,很多學生都制作出了精美的賀卡,然后為全班學生講述自己制作卡片的理念。這個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親手制作賀卡,更能表達他們對媽媽的熱愛,強化了思想情感教育。
三、寓價值觀教育于實踐體驗之中
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們要時刻在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讓我們的教學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凈化學生的靈魂。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11故事教學中,以Ken的身體狀況為線索,呈現了詢問他人身體狀況的表達方式。以Ken吃了green berries為引子,以Mocky關心并詢問Ken的身體狀況為線索,介紹了Uncle Booky為Ken看病的經過。故事情節(jié)不復雜,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為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提升學生關心他人的觀念,教師在此處設計了表演對話和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編對話的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故事中的Ken,Mocky,Uncle Booky,在表演中體會Mocky對Ken的關心,這樣既復習鞏固了詢問別人身體狀況的表達法及其回答,同時也幫助學生體會到關心、幫助朋友的快樂。在創(chuàng)編對話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設定一個某人受傷的場景,請學生根據場景創(chuàng)編對話。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不僅運用了重點功能句How are you today?I’m not well.等進行問答,同時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還添加了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等句子,達到了靈活運用句子的目的,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參與小組活動中體驗到了關心他人給自己帶來了快樂。
四、師生齊參與,同做高尚人
作為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榜樣、學生為人處世的楷模。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須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表率教育學生為人處世,要求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必先要求教師先踐行,同時教師的情感、品行、儀容儀表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師更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環(huán)境、好的氛圍,營造一個融洽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互尊互敬,這樣才能將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雨露灑向每一個學生,深深滲透到學生心中。
(作者單位 北京市朝陽區(qū)安慧里中心小學)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