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文內容雖是“莫泊桑拜師”,但是作者卻用大量筆墨描寫福樓拜的語言,顯然作者(或編者)的意圖一定不是僅僅希望學生通過揣摩語言感受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領悟福樓拜指導寫作的要領,這應該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之一。福樓拜第二次指導以一連串的“問”推進,用獨特的句式表達獨特的意圖。這樣獨特的說話方式值得學習模仿,自然是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言語實踐;言語智慧;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品讀福樓拜的三次指導,領會并概括要領。(2)體會寫作之道——必由之路。通過實例感受抓住特點寫傳神的妙處,提高寫作水平。(3)習得范式語言——體會福樓拜連問的方式啟發學生、加深印象的指導方法。領悟作者遣詞造句之妙,并模仿運用,在言語實踐中提升言語智慧。
二、過程預設
課文主要是用對話的方式來推動情節的發展,以對話為主的課文,我們可以試一試“察言觀色”的閱讀方法。
1.察言知人
這察言的第一步,就是要從說話者的一大堆話中把握主要內容、主要精神,也就是要提煉和概括。(一起讀一讀)聚焦福樓拜的這三次指導,三次指導每次都有不同的重點,同學們靜下心來讀一讀,任選一次,用一句話來概括指導的要領。第二步是交流(追問: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概括的)。以福樓拜第一次指導的話為例,重點指導概括。將長文讀短、讀薄,這可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哦!一起來讀讀這三句話。寫在相應的語段旁邊。
(1)福樓拜的三次指導,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在相關的語句上圈圈畫畫。(指三四個學生交流)(2)(剛才很多同學都發現第二次的指導方式較為特別)第二次的表達方式較為特別,你發現了嗎?一共用了幾個問號?福樓拜為什么要這樣問呢?(印象深刻)課文中是怎么表達“印象深刻”這一意思的?咱們細細地看看這些問題,問得好嗎?第一個問題和最后一個問題不是重復了嗎?(3)特別的句式,表達著特別的意圖。連續的問號不僅僅是要引起莫泊桑的注意,更是要引發他的思考!看,閱讀人物的語言,既要揣摩講話的內容,也要揣摩講話的方式,這樣才能深刻領會說話者的意圖。誰能學著福樓拜的語氣把這一大段話,說給我們聽一聽?(4)模仿“師徒對話”。福樓拜用獨特的講話方式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意圖,咱們能學到手嗎?我來做學生,你們做老師,我向你們求教,好不好?
◆老師,您讓我早晨站在校門口,觀察同學們的上學情況,可我都一連站了四個早上了,還是沒看出有什么特別的東西,沒什么好寫的。
◆老師,您讓我課間站在走廊里觀察同學們活動的樣子,可我都看了大半天了,也沒看出個名堂來。
(5)我們來研究一下福樓拜這個老師,第二次采取的方式是“問”,再整體看一看,第一次和第三次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告之、講之)(6)咦,有沒有發現這三次的指導內容和方法有變化?(你們覺得可以調換調換嗎?)你覺得福樓拜是個怎樣的老師?
2.觀色知人
剛才,我們是通過“察言”,了解一個人,知曉一個人。有時光察言不行,還得觀色。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課文中對師徒二人動作、神態的描寫,抓住一些關鍵語句揣摩揣摩,將察言和觀色結合起來,你對師徒二人的認識肯定會更加豐滿。莫泊桑:焦急萬分、坦白、急切、全神貫注、專心……
三、悟法、得法、用法
(1)福樓拜指點的這幾種方法并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用心領會,認真運用它,才能真正掌握它。(2)相信很多人都坐過公交車,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將乘坐公交車的那些奇特景象描寫出來。我曾經有個學生寫過一篇這樣的習作,讓我眼前一亮,想不想看?(上車)伴隨一陣撕心裂肺的剎車聲,車門“吱吱”地打開。“嘩”,早已沒有耐性的乘客們一擁而上。在眾人的推、壓、擠、撞之下,我順著一位彪形大漢的強大氣流,終于被卷上了車。(看到車)經過漫長的等待,一輛灰頭土臉的56路公交車,伴著“轟轟”的巨響,在因為不斷維修而顛簸不堪的馬路上,搖搖晃晃地緩慢駛來,車廂咣咣當當地呻吟著,真讓人擔心它會隨時罷工。的確是破了點,可每一個乘客無不兩眼放光。這段文字想表現什么特點?猜猜小作者會從哪些方面去寫呢?練習寫一寫,交流。小結:福樓拜的指導,不僅讓莫泊桑受益終生。(3)語言文字就是這樣的神奇,這樣的有趣,只要你掌握方法,就能描繪出世界的精彩,生活的美好!以福樓拜指導寫作的要領品析學生的作文,引導學生言語實踐,在品析實踐中進一步領會福樓拜指導的“抓住特點寫生動”的重要性。
四、板書設計
莫泊桑拜師
一看二記三堅持(告之) 察言
仔細觀察積素材(問之) 對話 觀色
發現特點寫傳神(講之) 知人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平橋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