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喜歡品學兼優、聰明乖巧的學生,可是這些孩子畢竟是少數。在我們的學生中,不免有一些自身存在問題的孩子,他們有的也許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的也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的也許在道德品質方面存在問題。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從內心真正接受這些孩子、正視孩子的缺點,并用良好的修養、高尚的師德、巧妙的方法去精心培育他們,那么,他永遠也不會成為真正的“教育者”!
我的教育故事
開學才幾天,就有科任老師向我反映,班級里有個特別“霸氣”的孩子,不僅作業寫得潦草,而且對老師的批評有強烈的反感,簡直就是一塊不可雕琢的“頑石”。多年來的教育習慣使我思考起來:為什么這個孩子會這樣?這與他成長的環境有關系嗎?正當我準備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孩子時,發生了一件事。
班級里一位小組長紅著眼圈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我不想當組長了!”“為什么?”我感到很疑惑。“因為小宇(化名)打我!”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他為什么打你?”我為她輕輕擦去淚水追問道。“因為我收作業時說他的家庭作業太難看了,提醒他以后寫得漂亮些!他就打我了!”原來是這么一回事!我好好安慰了這個孩子之后,找到了“肇事者”。
“小宇,知道老師為什么找你嗎?”
“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他高昂起的下巴顯示出傲慢和
無禮。
“聽說你打組長了?有這回事嗎?”我注視著他問道。
“誰讓他說我寫的字難看?”他提高聲音,分明不認為自己是有過失的。
幾句簡短的對話,讓我敏銳地感覺到,眼前的這個孩子個性的確比較偏激,如果此刻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再嚴厲地批評他,結果肯定會適得其反。怎樣才能讓他自己主動認識到過失呢?我思考了一會兒,說:“小宇,能不能幫老師一個忙?”
他狐疑地朝我看看。
我微笑著說:“你一定愿意,對嗎?”
“恩。”他點點頭。
我拿出一組學生的作業,在講臺上一本一本地攤開、排放好,再把他喊到面前,說:“幫我做個評委吧!選一本最漂亮的作業!”
他果然認真地看了起來,找到了一本字跡非常工整的作業遞給我。我贊許地點頭說道:“不錯,我果然沒有看錯你,的確挺有審美眼光的。再幫我找一本最不好看的作業吧!”
當他再次尋找時,目光停在了一本作業本上——里面的字就像是喝了酒的醉漢一樣,東倒西歪的,還有幾個小破洞,簡直就是慘不忍睹。這本作業,正是他自己的。這時,只見他低下了頭,雙唇緊閉,默不作聲。此刻,他早已沒有了前一刻的囂張,因為他已經意識到我的用意了。我假裝不屑地問:“怎么了,小宇?”他臉色黯淡了許多:“老師,不用選了,我知道您為什么讓我做評委了。你就是想告訴我,我的字很難看!”
好聰慧的孩子,我心里暗暗想。于是,我拍拍他的肩繼續說道:“其實,老師今天并沒有批評你的意思,相反,我感覺你是個很明事理的孩子,分得清是非黑白。如果老師希望你去和組長說幾句話,你想說什么呢?”“我想對她說聲對不起,我不該打她,是我自己寫得不好!”此時,他清澈的眼中充滿了真誠,這時,我俯下身來,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一句話:“其實,你是一個好孩子!”
……
我的思考
孩子犯錯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當他們犯錯時,我們應該冷靜地思考:孩子錯在哪兒?什么樣的方式最適合和他溝通?而不是生氣、憤怒,甚至對學生指責、斥罵。還記得多年前讀過陶校長的《四顆糖》的故事,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讓我終身難忘。一個犯錯的孩子不僅沒有受到批評,反而得到了四顆糖的獎勵。從這個故事中我不僅體會到陶老對孩子的寬容之心,更佩服他那高超的教育智慧!
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耐心、細心地對待他們,充滿希望、真誠地愛著他們,讓“愛滿天下”不再成為一種空洞的話語,把濃濃的師愛化作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提醒、一次平等的交流,這樣,才會收獲更多的驚喜,創造更多的奇跡!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