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已成為廣大教師熱切關注和熱烈討論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策略;理念
所謂教學設計,指的是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結構,預先對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制訂出的綜合方案,旨在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認知結構和語文技能,它是提高語文課堂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
教學設計一般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即:明確要去哪里;清晰如何去那里;判斷是否到那里。下面,我就從這三個問題出發,向大家詳細說明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一、明確要去哪里
1.根據課標和教材,正確把握教學方向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正確理解課標的具體內涵,把握好語文教學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意思就是,要想確定教學目標,首先要明確各年段的教學目標,其次了解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最后是明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了解學生,明晰起點
我們所有的教學活動,目的都是服務于學生。不管我們的教學內容是什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我們的教學對象進行全面的了解,在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教學目標之間搭好梯子,不管這個梯子多高,起點必須始終是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水平。如果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心中沒有學生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學生,那我們勢必設計不出好的課程。
二、清晰如何去那里
1.研透教材,找到抓手
我們進行語文教學設計的前提就是研透教材。目前,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教材的閱讀量一直在增加,課時卻有所減少,這就對身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所以,研透教材是我們解決“教什么”這個問題的抓手,我們必須重視研透教材這一環節。
2.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搭橋鋪路
如果方向清楚了,路線正確了,明確了我們想要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接下來就是要選擇合理的交通工具,即要想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就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教師的引導,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識字學詞學句我們應該怎樣讓學生學得更多,口語交際怎樣讓學生有話可說,背誦課文時怎樣讓學生背得更快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精心設計教學。
3.提高教師的語文素養,作為基本保障
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語文素養才能實施科學有效的語文教學,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對自身進行反思,知道自身的缺點在哪里,然后不斷地改進;每天堅持讀書,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并使自己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從而為自己正確掌握教學內容和實施有效教學提供保障。
三、判斷是否到達那里
我們悉心安排的一節課到底效果如何,就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檢驗,它需要用教學評價來使我們的教學設計得到改進和完善。很多完美的教學案例,都需要在我們反復的試講和修改中得到大家的認同。另外,我們要根據我們的教學狀況對我們的教學設計進行不斷的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進行二次設計,直到我們的教學設計變得科學、合理、有效。
小學語文的教學對象是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都發展不成熟的兒童,所以,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必須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出發,認真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并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使我們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可以達到優良水平。以上就是我個人對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設計的幾點體會,在此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家發.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
[2]余映潮.這樣教語文:余映潮創新教學設計40篇.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建三江七星二中)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