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小學的普遍開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就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研究,保持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信息素養;參與積極性;挑戰;條件
如何在學生保持參與積極性的情況下,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剛從教信息技術,我就發現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的熱情,對于上機的渴望。在教學中我逐步地發現,學生的確是喜愛信息技術課,但前提是由他們來操作,甚至讓他們隨心所欲地操作,這又與課程的教學目標相悖。如何保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使他們盡可能多地獲得知識,熟練操作,技能得到提高,這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學生參與的優點
日常教學中,我反復思索著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布置任務,如何讓他們真正地喜歡動手。本學期五年級第二課的內容是教學生有關多媒體的知識,教他們如何用計算機播放CD,如何用計算機自帶的錄音功能來錄音。當時,在第一個班,我采取的是請學生示范如何使用“錄音機”,一個學生朗誦,一個學生錄音。到了第二個班,我發現光請一兩個學生上臺,班級的大多數學生卻沒有真正體驗到錄音功能的神奇,于是,靈機一動,有沒有辦法讓全班都參與其中呢?對了,可以集體錄制一首歌曲。挑選了學生喜歡的《菊花臺》之后,全班學生屏住呼吸,做好準備,我把《菊花臺》的歌詞展示出來,請一個位學生上臺為大家錄制,學生爭先恐后地想來錄音。當我說:“開始!”以后,大家很投入,似乎他們此刻就是音樂家。課后,他們說,這節信息技術課太有意思了。我想,這就是教學,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貫穿,學生學得開心,樂于學習,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
學生參與了,首先改變的是他們的態度。他們甚至由于完成作品正興奮中,下課了都不愿意下機。其次是學生任務行為產生了變化。我發現學生在上機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總是能夠獨立解決問題,需要較少的指導。那些平常表現并不優秀的學生在計算機技術上卻很優秀,差生有機會品嘗成功的喜悅,這樣他們就更積極地參與了。
二、學生參與的改變帶來的挑戰
四年級信息技術第一單元是教授學生有關Word文檔的使用,10節課下來,學生對Word的使用已經比較熟練了。第二單元是介紹金山文字2003的使用,如何使他們對此有興趣,并愿意參與其中?我采取了這樣的導入方法:
課堂上展示課前用金山文字制作的賀卡,用彩色打印機打印出來,告訴他們這是同學做的,并且就是在信息課上。學生紛紛表示出了贊嘆和佩服。然后我告訴他們,這就是用金山文字制作的,它里面有許多的模板!學了本節課,每個學生都可以制作出更加精美的賀卡。學生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學起來也更加努力了。
學生參與性的改變會帶來挫折,也會讓他們有所分心,但是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我們要敢于開拓,銳意進取,想方設法地為學生興趣的培養做好準備。
三、學生參與廣角鏡
信息技術課可以和其他科目聯系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少不了它。讓學生明白,他們所學的用處很大,這就達成了目的。
在講授《大字打印方法多》一課時,我由黑板報題頭引入,告訴他們:“我們在許多宣傳中要用到大字,你們自己也可以制作,并且能夠做得更加精美。”
我首先選取了一個單字“家”,讓每個學生都嘗試制作,繼而讓學會的學生上臺演示,這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很快下去了,但是如果照搬書上,讓學生制作“寧寧的文集”五個大字又似乎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做任務,所以我想到結合板報,讓學生打出“愛我實小”四個大字,每個學生都認真完成,想把最好的創意展示出來。
這一任務完成得很好,當我要展示學生作品時,他們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想證明自己的作品很精美。所以,我給他們提高了難度,讓他們四人一組,想一個四個字的詞語來形容我們班的班風班貌,然后每人打其中的一個字并進行修飾,小組成員非常興奮,興高采烈地討論得熱火朝天,我想,這也是增強他們集體榮譽感的一次機會吧,并且也加強了組員的合作精神。事實證明,這一創意效果出奇的好,四個學生互幫互助,完成了任務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看著他們爭先恐后地想要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時,我不知道該選哪一組,因為每一個小組都是那么優秀,每一個學生都是那么努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很好地詮釋了新課程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所以保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有必要,我們必須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體驗樂趣,進而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目標。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湖縣實驗小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