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評價是教育過程的一個基本環節,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眾所周知,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而課堂語言評價是課程評價中最常規的工作。精彩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僅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也能使教師的教學大放異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有效的語言評價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教師;學生評價;課堂語言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生成的能力和自身語言評價智慧,從而喚起學生自主意識,調動學習激情,有效地實施“努力取向”評價,促使學生形成“我努力,我快樂”的心態,為他們的一生幸福奠基。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我們梳理并歸納了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幾大特點,從而為進行智慧評價奠定基礎。
一、即時性和一過性
對學生的評價應該迅速、及時,努力把握每一個教育契機。通過評價,引領、啟發和導向學生的學習。課堂上,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評價學生的發言,就會錯失課堂上很多寶貴的教育教學資源。課堂是瞬息萬變的,為了讓教學過程豐富有效,在不同的教學場景、不同的教學時空,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
二、客觀性和靈活性
課堂語言評價沒有規定的統一標準,也沒有規范的確切答案,它與教師的知識經驗、個性態度息息相關,同時又與課堂場景和教學進程密不可分,因此教師的評價語一定要客觀真實、靈活多變。一分為二、實事求是的評價,不僅能使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估計,還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從而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隨機性和生成性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者主要是教師本人,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認識、觀念或表現的評判和取舍,隨機操作,學生在這種空間里可與教師、同伴進行思維的碰撞、心靈的對話,不斷產生智慧的火花和成功的體驗,從而走向成功。
四、針對性和啟發性
教師的評價語言一定要正確、清楚、具體,能夠誘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引發其創造的欲望,切不能模棱兩可,讓學生無所適從。評價時要看對象、看場所,有時熱情,有時嚴肅,有時直言不諱,有時委婉含蓄,通過富有針對性、啟發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更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堅定學習信心,并獲得學習的樂趣,從而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五、情感性和激勵性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鼓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最廉價的潤滑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同樣富有極強的激勵性。真誠而又親切的評價語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使他們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六、判斷性和多元性
課堂上,雖然評價的主角是教師,但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成功的課堂不僅要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還要考慮其知識的學習、方法的獲得、能力的發展和努力程度等狀況,并充分結合靈活多樣的肢體語言進行有效的評價。通過判斷、分析,找出優點和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分析以往研究文獻,根據評價內容的不同取向,我們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評價,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類型一:個人取向評價。指教師對學生本身所做出的一種整體性判斷,它反映了學生的能力水平或人格特質。如:“這個孩子真聰明!”“你真笨!”
類型二:過程取向評價。指教師針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努力程度或策略使用等方面所做出的判斷。這一評價方式指向學生行為的過程。如:“你做得很好,你很努力!”“你太不努力了!”
類型三:結果取向評價。指教師針對學生行為的客觀結果所進行評價方式,它指向學生的具體行為或結果的適宜性,相對來說是一種更為中性化的反饋。如:“你取得了好成績!”
尊重教育之所以主張實施發展性評價,是因為它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其一,發展性評價注重過程。學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樣要經歷一個過程;其二,發展性評價關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差異,還包括生理特點、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特點。這使得每一個學生發展的速度和軌跡不同,發展的目標也具有一定的個體性。它的實施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將使學生增強應對挫折和失敗的心理韌性。
因此,教師課堂語言評價要關注全體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我們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評價中獲得激勵,獲得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行為能力。
綜上所述,就是尊重教育理念下教師課堂語言的“努力取向”評價。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福溪街道中心小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