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作業是學生對上課內容認知程度的反應,帶有學生的個人審美情趣,同時也能直觀地反映教學效果。而在此所談的“再評價”則是教師課后對課堂上學生自評與互評的再補充,美術作業的“再評價”可以指引學生走出思維的誤區,撫平學生內心的傷疤,發現成功之路。
關鍵詞:小學美術;作業;再評價
新課改之后,在美術教學中,每節課上都會有作業自評、互評階段,而作業的“再評價”則是教師課后對上課評價結果的補充與修正。
美術作業是反饋教學效果的一面鏡子,同時也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美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美術作業一般都帶有他們的個人審美情趣與年齡特征,適當的評價可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對學生的美術作業的“再評價”非常重要。我們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著手呢?
一、尊重學生的原創
小學生由于年齡限制,在畫畫技巧方面不是很熟練,所以我們不能單以“像”與“不像”來評價,而是要盡量尊重他們的原創,在原作的基礎上做出一定的評價,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不至于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在學生的美術作業中,同樣也需要只屬于一個學生的評語。我們在對學生作業進行“再評價”時,要丟開所謂師道尊嚴,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展開真心實意的對話,才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透過評語,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承認、被理解和被尊重。
二、鼓勵為主
在做美術作業的過程中,要用鼓勵性的話語對學生的作業給予適當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用商量的口氣引導學生發現更好的表現方法。
我們在美術基礎教學中常常要面對多個不同學段的學生,由于學生的差異性較大,批改作業的方式和要求也應該做出改變。對個別不自信的學生在批改作業的用語上更要講藝術性,不能諷刺挖苦,應在指出缺點的同時給予激勵。
三、再次展示
每次作業評價之后要進行總結,好的作品可以在班級進行再次展示,并評出幾個最佳作品。每節課開始時表揚一下上次作業情況好的學生。在教師的評語下學生也可以寫上自己的反思或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縮短我們和學生的距離。
學生的作業是學生根據所學課堂內容的自我展示,是師生之間的無聲交流。我們和孩子們可以通過作業進行一種無言的情感傳遞,可能一句勉勵的話語,一根改動的線條,一抹亮麗的顏色,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種傳達和關懷,美不能用簡單的對與錯來評價,應用認識和理解的心靈來感受。
參考文獻:
余琳玲.小學生美術作業多元化評價方法的研究[J].中國美術教育,2003(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西來鎮土橋小學)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