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兒童最顯著的特點是擁有自己的個性”。個性是創造性的前提,是人類進步的資源與憑證。只有通過個性教育,才能培養現代化人才;只有通過個性化教育,才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個性的兒童呢?
一、營造民主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
平等和民主是推進師生交流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形式上和思想觀念上都要“走下講臺”,以學生的眼光看學生,以學生的心理對待學生。要鼓勵學生有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嘗試錯誤。教師的教學有趣,學生的學習才有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教師才能發現和催開學生創新思維的花蕾。
二、鼓勵兒童樹立成功的自信
兒童的成功源于兒童的自信,兒童的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師的鼓勵。要使兒童具備創新精神,首先要求教師創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建立一個創新的氛圍,其次要求教師鼓勵兒童進行學習;再就是要求教師給所有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基本知識。在美術課的教學中,兒童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即使存在創新意識,但由于缺乏練習,表現技能稍差。這時,教師不能采用一概抹殺的態度,這樣使兒童強烈的創新欲望被磨滅,從而壓制其創造力的發展。教師采用積極的態度及時去啟發和鼓勵兒童,尊重他們的個性表現。兒童的個性得到了尊重,就會使他們產生自信心。
三、善于啟發兒童個性化的創造
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輔助手段,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學活動,使兒童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發展。這樣,兒童便會產生強烈的表現欲,在作品中流露出鮮明的個性。人教版第一冊美術教材《魚兒游泳》一課,要求兒童通過觀察魚兒,了解魚的身體特征,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出來。由于可供觀察的金魚品種太單一,學生如果只對金魚進行觀察,必然會導致思維的定向。為此我收集了多種魚類的資料、圖片制成的FLIASH動畫課件,讓學生欣賞觀察。經過這種電教化手段強化的視覺信號,直觀性強,因而更能使學生在認識過程中增強對認識對象的興趣,產生強烈的表現欲望。
四、加強兒童對自己作品價值觀的認識
藝術的表現手段,方法無一定規定。兒童美術作品是兒童獨特的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正因為兒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靈,沒有拘束,盡管他們沒有畫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膽地訴諸形象。例如,三年級的學生在工藝制作課上,自己動手制作的建筑模型,泥塑玩具……都體現了他們獨特的個性。同時,作品的成功使兒童增強了創造的勇氣與自信。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富江鄉學校)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