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應突出體現數學的基礎性和發展性。也就是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習慣、思維方式、邏輯能力等能力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現就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進行分析,以便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思維;口算能力
在小學階段,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簡單的數學基礎知識,除了一些計算公式、口訣、法則,還有一項數學能力就是口算。口算也稱心算、視算、聽算,是學生在不借助其他計算工具的基礎上,根據大腦思維記憶,直接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式。口算一般是從高位算起直接算出得數,整個計算過程只是人腦的思維活動,沒有固定的規則,卻有著快速、簡便的優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口算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動腦能力,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智力方面的發展,而新課標下的數學改革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而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時,學生自身也認為數學考試成績的高低才是目的,即使教師強調學生進行口算練習,學生也只當做是一個形式上的作業。因此,教師與學生對口算能力的態度是基礎,只有給予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視,才能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口算指導,才能有利于學生具有更好的口算練習能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前提
通常情況下,小學階段的學生不是不會計算,而是由于不良的計算習慣影響數學成績。因為數學需要嚴謹的思維和細心的計算,粗心大意是學習數學的致命習慣。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前提。教師通過要求學生認真書寫以及認真審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檢查習慣。總之,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形成嚴謹認真的思維模式,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生活中無處不與數學相關,農村小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入數學計算,讓學生進行口算練習,這樣在輕松的情境中就培養了學生的口算能力。例如,在學習到九加幾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可以設置生活情境:為了迎接好朋友來家里做客,媽媽特意買了兩盒巧克力糖,第一個盒子里有9塊,第二個盒子里有8塊,問學生媽媽一共準備了多少巧克力糖。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國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口算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02).
[2]徐九妹.淺談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2(12).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遼
河二小)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