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與實際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它是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的基礎,在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特有的作用。因此,在職業教育中,數學應用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關鍵詞】高職數學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039-02
近幾年,由于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認可度逐步增長。高職教育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高職教育。她猶如一縷春風,沁人肺腑,吹響了素質教育的進軍號,促使高職數學教育的轉化,要求我們向能力要質量,向素質要人才,為此本人談談高職數學教學的一些看法。
一 研究學生特點,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從教學班對數學愛好以及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將學生分為:第一類為數學基礎較好,占總人數的8%左右。第二類為抽象思維較差形象思維較好,即數學差的學生,占總人數的62%。第三類為各門課程都差,占總人數的30%左右。高職院校學生具有自己的特點,重專業課輕基礎課。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多數學生聽不懂數學課,不愿學習數學。同時也認為學習數學無用,課前不預習,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后抄襲作業。漸漸地,絕大多數學生感覺難度大,失去學習的興趣,無法堅持學習下去。他們最忌“數學”,這就形成高職數學難教的情況,因而要多鼓勵,少批評,先消除思想疑慮,多以前幾屆學生的成功實例教育他們學數學的積極性,變“怕數學”為“愛數學”,一有進步,及時表揚,使他們能看到光明和希望。
其次,堂堂課力爭以“應用”為先導,激發學生求知欲。
二 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把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挖掘素材,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啟發學生的思考。提出問題的錯誤解答,引起學生的疑惑。學生產生疑惑,就想探求真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 合理安排時間、內容,爭取主動
職業院校的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差,需要更多的時間講和練。因此,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多輔導、多訓練。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回顧相關的知識點,還可以根據練習題引出新的知識點,從講練結合中獲得知識。注重知識銜接,使學生學習知識能理清頭緒不至于混亂。慢慢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新課的講解過程中,將課堂分解成三部分,一部分回顧相關知識點,邊上新課邊回顧以前的知識,將所有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以至于模型化。第二部分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構建知識結構,把知識串起來。第三部分通過練習鞏固知識。這樣學生從已學的舊知識中獲得新知識,使學生心中有“底”而不慌亂不排斥。慢慢地由“怕數學”變成“愛數學”直到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游刃有余。
四 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高職的課程對同學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出了新的要求。難度的加深、課程的增多都要求同學提高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高職數學對同學們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都提出了嶄新的要求。要想學好初中數學,同學們必須在自己的學習方法上有重要的改進,從被動式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尋找問題,學會總結各種題型的特點,這些都需要同學們付出艱苦的努力。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也是尤其重要的。變通是創造性思維的顯著標志。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接通與相關舊知識和解題經驗的聯系,作出轉換、假設、化歸、逆反等變通,產生多種解決問題的設想。對于學生欲尋求另外的解法而不能解時,教師則要細心點撥,幫助他們獲得成功。
五 全力克服負作用
學生一到職業院校,受思維慣性影響重專業課輕基礎課。這時教師一定要從“小、巧、活”題目入手,講得活,分析得透,狠抓課本原形題目和常見經典例題來講解,既從課本出發又回到課本,能使知識網絡化、系統化,使學生融會貫通。
六 復習以基礎為準則,低調定位
基礎復習階段,為使給學生不留“夾生飯”,做到有的放矢,故不能打“擦邊球”,充分體現“慢、細、嚴”三字。所謂“慢”指重點、難點要慢講,解題思路通法、通則,要講細講清。甚至邊講邊練,決不盲目趕進度。而對“細”的要求是每節課前五分鐘用三道選擇題來辨析和檢測定義和概念。課堂講解的前兩個例題多以課本的變式題目為主,這樣會起到以本為本,固本清源的作用。而對綜合題要邊分析邊講解,從小“問題”出發,逐塊講解,每節課后留2~3道中檔題目讓學生討論研究完成。“嚴”指對學生不僅要求每人對每個章節做規律性小結,熟練掌握,還要懂得它的脈絡走向。對學生的練習過程要求標準化,老師勤查多問,錯誤之處逐個進行面批糾正。并對多次重犯者,也讓他批閱全班作業,從中學習、牢記知識點。
七 宜細不宜粗,目標需循序漸進
高職數學的教學,宜細不宜粗。細:既要求批改作業、試卷要細,又要求從中發現問題和錯誤的講評要細,不僅要講出構思還要講出具體細節,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在細、慢中求實求效益。
八 分類要求,分層推進
由于同一個班學生數學基礎和數學素養存在的差異,反映在成績上差別很大,如果將其放在同一起點上要求,勢必
造成“差的更差,好的不好”。所以在學習中必須分類要求,從聽課練習、作業等方面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力爭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得,使他們成績有所提高。
九 做到“四多”,使學生個個“吃飽”
第一,板書。文科數學解題要板書,思路也要板書,這樣會使學生脈絡清晰,有章可循。
第二,多調查。特別是講評試卷前要調查,問出選擇填空出錯原因,講評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多輔導。對文科以“勤能補拙”為立意,多方位、多角度,課內外都可輔導,要“號脈問路,對癥下藥,及時治療,健康發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四,多練習。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多設置練習幫助他們。以專業課為中心,發散思維。鞏固已學知識,同時為專業課打下良好基礎,為以后的學習提供更有利的服務。
總之,隨著教改的深化和先進教學手段的介入,所以必須改變傳統教法,而向重思維、重培養能力方面轉化,以全面提高素質,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為目的而實施教學。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