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秘書是高校教學決策的管理者和執行者,由于工作壓力繁重,職業聲望和收入偏低,以及職業發展前景模糊,職業倦怠現象在教學秘書隊伍中普遍存在。本文旨在探析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的成因,以便能為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提供對策。
【關鍵詞】高校 教學秘書 職業倦怠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063-02
一 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產生的負面影響
高校教學秘書是學校教務部門和學院之間的紐帶,是學院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伴隨高校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教學組織、管理工作分工的精細化,教學秘書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信息的上傳下達、排課、組織考試等簡單的行政工作,而是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這個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環節。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者和執行者,教學秘書的工作效率和職業素養尤為重要。然而隨著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大,高校教學秘書的身心狀況遇到了嚴重挑戰,職業倦怠的現象普遍存在,對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探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秘書工作負荷重,具有重復性
高校教學秘書的日常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在學期初和學期末這兩個特定時間段更是分身乏術。組織排課、考試、學生選課、處理學籍、四六級考試報名、落實監考、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等日常工作需要按照上級教務部門的進度安排嚴格執行。另外,教學秘書還需要應對上級檢查、教學評估、新版培養方案制定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等工作。教學秘書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且具有高度的重復性,工作成果難以量化,導致教學秘書經常處于筋疲力盡的狀態。長此以往,教學秘書在身體和心理上經常處于疲倦、焦慮、失眠等亞健康狀態,對待工作也逐漸失去熱情,甚至形成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
2.職業聲望和待遇偏低
由于教學秘書的工作性質具有輔助性、從屬性、服務性和重復性,其承受的勞動強度和工作壓力非常之大,然而教學秘書的職業聲望和收入待遇卻沒有與之相匹配。與高校任課教師相比,教學秘書的職業地位要低很多。任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代表著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的權威,深受學生尊敬。然而教學秘書由于工作性質的局限,無法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導致其一直處于學院基層崗位,很難獲得師生的認可。與其他崗位行政人員相比,教學秘書在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職稱晉級等方面都很難得到提升,從而給這一群體帶來強烈的失落感。
3.發展空間受限,晉升難
一方面,由于教學秘書長時間重復一些瑣碎的行政事務,導致專業背景丟失,無法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而且很多高校對于教職工攻讀碩士、博士學歷有工作年限限制,因此高校教學秘書在提升學歷的過程中遇到重重阻礙。另一方面,教學秘書雖然屬于行政崗位,但是無法像輔導員那樣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職位的晉升,以我校為例,輔導員在工作滿2年可享受副科待遇,工作滿4年即可享受正科待遇,將來有機會競聘黨務系統副書記。然而在同等工作條件下,教學秘書要工作滿3年才有資格競聘副科崗位,滿6年才有資格競聘正科崗位。通常來說,教務部門的領導或學院的教學副院長由具有專業背景的高級職稱人員來擔任。因此,教學秘書在進行職業規劃時會感到非常迷茫。
二 針對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激勵教學秘書隊伍
由于高校教學秘書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收獲不成正比,職業聲望也較低,導致其身心疲憊,工作興致不高,甚至得過且過,把維持正常教學秩序當成唯一目標,在工作中缺乏創新和改革的動力。應對當前高校教學秘書隊伍普遍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既需要從個人層面提升職業素養和自身價值,又需要從學校層面來完善晉升和考核方式,以此來激勵教學秘書隊伍。
1.個人層面
首先,高校教學秘書要學會調節心態,不斷增強個人修養,提高對本職工作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以更加寬容和飽滿的情緒投入工作。其次,在工作中要學會交流和溝通,遇到困難時及時尋求領導和同事的幫助,減少由于溝通不暢帶來的摩擦。再次,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我增值,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將來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做好準備。
2.學校層面
首先,要完善教務系統的晉升和考核方式,激勵教學秘書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對于工作認真負責,業務水平出色的人員在晉升或績效考核時予以優先考慮,或提供轉崗機會。其次,建立教育培訓機制。高校應該加強基層教學秘書隊伍建設,改變長期以來對教學秘書“重使用,輕培養”的錯誤觀念,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其職業生涯鋪設良好的平臺。
教學秘書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只有緩解教學秘書面臨的職業倦怠,為其解決職業規劃時遇到的瓶頸問題,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管理工作當中,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務水平才能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謝萬杰.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倦怠探因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9(4):121~122
[2]別敦榮.以現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學管理制度[J].中國高等教育,2007(20):44~46
[3]姚莉歡.提高自身價值 走出工作倦怠[J].赤峰學院學報,2010(6):212~214
[4]張錚.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狀況及對策研究——以TC大學為例[D].天津大學,2010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