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區農村中學學困生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轉化學困生歷來是山區農村中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要做好山區農村中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必須弄清楚其產生的原因,并從其學習興趣的培養、分層評價的實施、課堂學習的引導、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方面進行長期努力。
【關鍵詞】農村 學困生 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106-01
在山區農村學校,長期存在著“學困生”。所謂學困生,一般是指在學習、生活中跟不上集體,感到吃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學困生的存在,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甚至影響班級或學校的學風和教育質量標準。因此,轉化山區農村學校長期存在的學困生,是山區農村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
一 山區農村中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要做好山區農村中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弄清楚產生的原因。經過我多年在教學中的了解和調查,我認為山區農村中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班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客觀上使教師難以在有限的時間里照顧學習感知能力差、理解能力不足的學生,使絕學困生參與課堂有效學習的機會減少,逐漸淪為課堂的觀眾,失去了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最佳時機。
第二,學困生課堂上沒有學好,課后又沒有進行及時彌補,導致知識鏈脫節,影響后續學習,并惡性循環,致使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三,有些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愿意認真學習;有些學生是因為意志薄弱,害怕吃苦,在學習上不愿意努力;有的學生缺乏生活理想,上進心不強,也沒有信心學習;還有的自覺性差,自制力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致使自己成為學困生。
二 針對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提出轉化措施
第一,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作為教師,應善于結合教學內容介紹一些古今中外科學史、文學史、社會史等方面的有趣知識,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生學習的良好情境,引領學生努力學習。
第二,實行分層評價,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困生的評價不應該與全班其他同學拉齊,應該立足于現實,著眼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主動學習;著眼于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只要他們取得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讓他們感到自己被賞識,在表揚和激勵中提升學困生的自我評價,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我的主要做法是根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確立學習目標,然后看進步程度給予表揚獎勵。表揚方法有全班點名表揚、在作業批閱中直接肯定和鼓勵、在試卷上留言贊揚和在課后談話中肯定等。總之,我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對他們進行鼓勵,以期充分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他們主動學習。
第三,分類指導,適當照顧,促進學困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在課堂上,我多給學困生機會,引導他們參與問題的思考和回答,進行口頭和板演練習。比如在剛開始上課時進行的復習型提問和練習,我一般先從學困生開始,從易到難,步步提高;在新授后進行的檢查型練習時,也是先讓學困生到黑板上板演,或者先請他們復述、回憶所學內容,再由學習稍好的學生進行修訂、總結和加強。這樣,學困生就獲得了較多的學習機會,也逐步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信心。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或者是動手操作時,我事先要求小組長重點安排學困生參與討論發言和動手操作,并鼓勵學困生作為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交流。通過這些手段,提高了學困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熱情,使他們領略到學習成功的愉悅,從而誘發他們獲得成功的欲望和努力學習的動力。
第四,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很用功,在學習時間上不比優等生花的時間少,聽課也非常認真,對各科知識的學習也都有積極性,可是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分析他們的學習情況,發現他們學習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他們在學習上缺乏策略,不會對重要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認知過程與方法,不能夠將所學知識建構到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里,所學知識都是零散的,既不能靈活運用,又隨著時間而大量遺忘。陶行知先生曾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會學。”因此,對這樣的學困生,在幫助他們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應該以知識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讓他們在反思認識自己的學習思維特點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讓他們掌握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幫助他們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將所學知識相互聯系,形成體系,并引導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習效率。
第五,適度布置作業,適當降低考試難度。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我一般根據學生學習水平進行分層布置,讓各類學生做他們力所能及的習題。在平時測驗中,我著眼于成績中下等的學生,降低考試的難度,讓學生多得分,得高分,使學困生感受到成功,逐步建立成就感,使他們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困生的“學習困難期”很容易在一種不知不覺的狀態中渡過。
在我所在的山區農村學校,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它需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有所成果。今后,我將在教學工作中繼續探索,充滿信心,堅持不懈,爭取把學困生轉化工作做好,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