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新一輪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新課程要求每位教師以全新教學理念進行課改實驗。因此,音樂課怎樣進行器樂教學,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已引起了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器樂進入中小學課堂后,一改過去只有教師才使用樂器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教育轉變為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近年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本人也進行了一些器樂教學的實踐和大膽嘗試,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把器樂演奏與唱歌、欣賞等音樂知識結合起來教學,改變了以往音樂課上單純教唱歌的狀況,使得音樂課中的器樂教學越來越受學生的歡迎。以下即自己在音樂課中進行器樂教學的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激發學生持久的器樂學習動機
根據音樂藝術特征和現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學身心發展特點和審美認知規律,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藝術實踐等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其中“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是新課標中的一個尤為重要的基本理念。興趣是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積極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愿望是學好音樂的先決條件。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教好音樂,就必須引導學生喜愛音樂,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獲得學習器樂的內驅力。
二 正確處理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音準節奏、律動教學的關系
音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過程。一個音樂作品的體驗常常要調動身體多種感官的參與,才能實現音樂活動的過程,學生在唱唱、動動、聽聽、奏奏、講講等活動中感受音樂。器樂教學過程同樣要運用多種形式,與其他音樂活動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對音樂作品的表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共同提高的。
第一,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的關系。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相比,唱歌教學更為重要些。器樂教學雖然有其自身的優點,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為唱歌服務。器樂教學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是使學生歌唱得更好聽,唱歌的能力更強。這個觀點,連最講究器樂教學的奧爾夫也是完全認同的。樂器演奏的節奏常常是演唱歌曲的典型節奏型,演奏的旋律也是演唱歌曲或欣賞作品的主要旋律。
第二,演奏與音準節奏的關系。演奏與視唱練耳不僅在形式上可以替代,在實質上也有很大的替代性。視唱練耳的教學,在前幾年一直是音樂教學討論的熱點,一個觀點是必須加強,認為不識字是文盲,不識譜是音盲;另一個觀點是識譜教學不是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要一味地做枯燥乏味的技術訓練。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許多人音準節奏的能力并不是從視唱練耳上獲得的,比如鋼琴是和聲樂器,學習鋼琴后許多學生很快有了音高概念,有些學生很快就能分辨常用和弦,不但能唱好單聲部,還能唱好多聲部。
第三,器樂教學與律動教學的關系。器樂教學與律動教學常常同時進行,一邊律動著游戲,一邊手里拿著樂器,或打擊節奏,或演奏旋律片斷。演奏成了律動的一個方面,豐富了律動的內容與形式。我們器樂教學的開展也常常用律動的形式來進行,兩者結合在一起使律動教學更具有音樂性,而器樂教學也更具有趣味性,這也是音樂教學從形式上到本質上都必須是藝術化的這一要求的體現。
三 精選樂器及練習曲目,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常見的樂器可分兩大類:兒童節奏打擊樂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合適的樂器。一般低年級以兒童打擊樂器為主,如木魚、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等。讓學生通過敲擊、拍打、搖動等方法,使樂器發出聲音,指導他們為課本歌曲配上打擊樂,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相互協調的能力。中高年級和初中,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豎笛、口琴、口風琴等易學樂器作為敲門磚,培養和建立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學習欲望,從而激發興趣,最終達到通過演奏來表達音樂情感的教育目的。
四 根據學生能力進行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器樂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完整的器樂教學計劃,從整體上把握好器樂學習的進度與節奏,切不可按成人的學習進度去要求學生,或照搬現成的演奏法。教師要把演奏技巧按學生的實際能力加以分析,進度放慢,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如圖片等),把進度放在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其次,在器樂教學的過程中,語言要簡單明確,結合示范形象生動地進行。要從簡到繁,難點分散,循序漸進,不可以機械式的訓練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也不能急于求成,一次給學生提出許多要求,導致他們記不住、做不到,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產生煩躁、懼怕和反感。再就是不同的學習階段,對學生的要求必須有不同的側重,才能使學生逐步內化吸收各種演奏技巧,使演奏技能不斷提高。
總之,器樂教學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直接進入音樂之中,增強了學生再現音樂作品的能力,促進了知識的遷移,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視奏、視唱等識譜能力,豐富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和體驗,擴展了學生接觸音樂的范圍。如何更好地開展器樂教學,把器樂教學與音樂課其他內容有機結合,建立音樂教學完整體系,為器樂教學跨上新臺階提供更多更好的經驗和方法,還有待于所有的音樂工作者進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責任編輯:李冰〕